著名投资总监反思3000点过错共同基金六宗罪 点击:55 | 回复:1



cqs0088

    
  • 精华:13帖
  • 求助:0帖
  • 帖子:1879帖 | 3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8-05-12 12:44:28
楼主
中国的共同基金业尚未细细品位2006、2007年的荣耀与辉煌,在2008年的初春便惨遭滑铁卢。

  除了一季度高达6474.99亿元的亏损引来各方关注外,一个更为严峻的拷问——对这个行业信心的丧失,已赤裸裸的摆在共同基金业面前。

  即便是3000点,过往一些基金爱好者们仍然选择远离基金,“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交给那些不负责任的年轻人呢?”

  一个此前在公募行业从业数年的私募人士更是难掩自己的愤怒,“我开始怀疑,共同基金是否仍然在秉承他们的信托责任?我在怀疑,共同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是否也这样对待他们自己的金钱?”

  “如果说以前我还尊重他们的投资理念,那么现在当我得知他们的操作方式,我开始鄙视他们。”

  多位受访投资总监及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伴随上综指从6124点到2990点的暴跌过程中,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银华基金、天治基金等公司在投资策略及操作方面呈现了诸如投资理念混乱多变、决策流程简单、高买低卖反向操作等各种问题,并直接促使业绩显著下滑。

  理财周报记者遍访共同基金和私募基金多位投资总监及著名基金经理,试图揭开此轮3000点暴跌背后,隐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真正反思。

  共同基金一宗罪:

  他们依赖的研究员只是“高级出纳”

  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江作良早些时候在会见中金公司研究团队时说,“你们这些人哪,当初是你们忽悠基金,把指数从3000点做到6000点,现在又同样是你们,忽悠基金从6000高点一路斩仓到3000点”。

  江作良的这次感悟被很多业内人士认同且被议为经典之语。

  南方基金公司的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则这样告诉理财周报,“你们不要高估了共同基金,他们只不过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群人,他们的智慧并不一定高于其他行业,就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一样,我们尚且必须接受其50%的误诊率,我们也不应该对基金经理给予过高的期望。”

  “我们不是神明,我们也只是平凡的人,我们同样在大涨时贪婪,在暴跌时恐惧。”

  该人士称,对共同基金不能寄予厚望的原因,除了基金经理群体中超过2/3(300只基金中,约100名基金经理未经历熊市)的基金经理经历不完整之外,他们所倚重的卖方及买方研究员的水平也是主要因素。

  这位此前曾担任研究员的资深基金经理说,目前买卖双方的研究员水平充其量只是“高级出纳”。

  一般出纳的职责是了解即时的现金状况,而高级出纳的水平则是了解基本的借贷平衡,知道现金一方要对应的负债。

  “据我所知,目前几乎100%的研究员都仅限于高级出纳的水平,他们一般只知道公司今天某个时点的现金状况,对于明后天乃至更远,他们几乎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这位基金经理说,“这样你就可以理解,为何68家基金公司在80元附近扎堆宏达股份(600331),但在30多元这同一批人却选择集体撤离了。”

  “这样你也可以容易理解,为何我们的预测没有一次是对的。”这位著名投资人认为,研究员如果能够和上市公司保持良性沟通,明了上市公司未来趋势,已实属高人。“但此类研究员仍然太少。我做过研究员,因而也太了解他们的水准了。”

  共同基金二宗罪:

  基金经理高仓位迎接暴跌,基本功有待考验

  除了研究员,基金经理本身的业务水平,也遭到诟病。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基于其十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目前很多共同基金投资人缺乏严谨的基本经济学和投资知识。

  他表示,“我在去年3500点时就说是泡沫化时代,但作为共同基金,因为不明确泡沫何时破灭,可以接受那时还可以保持较高的仓位。及至6000点时,因难以判断那时就是顶部,也可以理解共同基金彼时并不能坚决地大幅减仓,但在6000点下滑到5000点,进而反弹至5500点时,反弹缺乏力度,加之当时外围经济和国内宏观面已经开始出现担忧之声,此时减仓的信号就已经很明显。但我很遗憾地发现,除极少数共同基金外,多数并没有把握住那次机会,而选择了继续以高仓位迎接暴跌时代。”

  “我想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赞成趋势投资,实际上真正的价值投资理应对泡沫有独立的判断,在6000点显而易见的泡沫时应该大幅减仓。”

  “而我本人则选择在暴跌之前果断减仓至契约最低限65%左右。你要知道,在系统性风险来临,市场并不会区分好坏股票,而是一路下滑。按照我们当时减仓时的测算,A股按照2008年业绩增长25%计算,2009年增长15%计算,全市场对应2008年的合理PE是18到20倍,进而我们测算出A股的均衡指数点位是3000到3200点。”

  “减仓的依据是先测算出上述的均衡点位,进而我们再减仓。而不是草率地说,大盘跌一半再说。”

  多数共同基金在5000点之后俯冲到4000点途中大幅减仓,但也有基金在后一轮下跌1000点时才仓促减仓,前者下跌20%,后者又再跌了25%,累计66%,差距极大。

  另外,该投资总监也表示,A股在后一轮下跌过程中,基金经理应该发挥专业投资人的角色,选择低β(贝塔)值的个股,进而规避小股票在后一轮一个月惨遭腰斩的恶梦。

  “但事实上,很多基金投资人仓促上马,在市场趋势不稳时就大举买入高β(贝塔)值的个股,除了缺乏严谨精神,我发现很多人的基本功也有待提高。”

  “你要知道,大盘股在第一轮下跌持续了相当长时间,在第二轮小股票下跌之前,共同基金完全可以调仓,将小股票换到大股票上,而事实上,经过第一轮下跌后,大股票开始企稳,而其下跌幅度看,大股票比如招行、万科等也仅下跌30%,远低于小股票动辄腰斩甚至暴跌三分之二的厄运。”

  一家合资基金的投资部负责人也表示,“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动不动就大谈美国次级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的基金投资人,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市场?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的金融体系?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美国市场对A股的影响呢?我看是没有几个。”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傻子,道琼斯的走势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了美国经济对美股的影响。我们为什么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悲观判断呢?”

  共同基金三宗罪:

  缺乏前瞻判断,在极端乐观和极端悲观间弹唱二重奏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一季度报告中公开承认由于判断错误,在今年3月份误判市场已见底部,增仓部分超跌板块,导致在后一轮补跌中净值快速下跌。

  5月6日下午15点,上投摩根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接受了理财周报和其他少数几个媒体的联合采访。

  在回答此轮暴跌3000点令共同基金有何反思时,孙颇有感触。

  “今年如此巨大的跌幅超出我的预期,造成下跌有很多因素,也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总结。”孙延群称,“对我们来说,3500点和3000点没有什么很大区别,在3000点抛的人需要很大勇气,他们也许会觉得市场要跌到2500点或者更低。”

  对于同行们纷纷看空,孙延群说,“只能说他们对于经济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也许他们在6000点时比我们乐观。但又是同一批人,在3000点时却非常悲观的斩仓了。”

  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研究员胡卓文在4月24日一份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列举了今年一季度末比较去年年末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变化,按绝对持仓比例减少额排列,且去年年末仓位在85%以上的偏股型基金分别是:易方达科讯(从92.64%到57.1%)、长城久富核心成长(从86.89%到62.75%)、天治核心成长(从86.18%到69.4%)、泰达荷银市值优选(从88.21%到71.96%)和融通领先成长(93.27%到77.



苗子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363帖 | 27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525
  • 注册:2002年11月15日
发表于:2008-05-12 16:03:49
1楼

基金做空了!

没有办法拉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