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11-27 11:11:00
楼主
昨天傍晚的时候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是一个钢厂的项目,大抵想了解我们的实时数据库产品以及在上层的应用,其实钢铁并不是我们的强项,尽管RealDB在济钢、武钢、首钢等都应用过,但规模毕竟有限,不像搞我们的老本行石化行业那样,得心应手。
通过交流发现,其实这个用户要求很明确,就是通过各种数据来分析设备利用率,目的就是榨干设备,让其最大规模运转,从而提高产能,这不仅让我想到了 OEE,早在两年前我们开始探讨并已经研发RTDBS新功能之一ERM(设备运维管理)的时候就开始重点探究于此,我们的目的也是减少生产型工厂所存在的六大损失,既停机损失、暂停机损失、减速损失、换装调试损失、启动过程次品损失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损失,在RTDBS中计算值叫ERE(设备运维效率),无论是ERE还是OEE,目的、方法和意义一样。当然其实这些完全利用RealDB3.6及早期版本软件可以通过其他功能组来配置OEE的一些常规指标,来考察全局设备效率,只是相对麻烦而已,后来我们不但封装好,还增强了管理功能。
我们知道,一般,每一个生产设备都有自己的最大理论产能,要实现这一产能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干扰和质量损耗。当然,实际生产中是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由于种种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大量的失效: 如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当设备情况异常时,产生次品等,这次都是影响正常生产或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这些实质的问题在现阶段的国内生产型企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效率提到企业发展的日程上,并渐渐认识到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设备效率,减少停机损失、换装调试损失、减速损失了,也就是考察OEE值,既我们说的ERE。
OEE 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用公式:OEE=可用率×表现性×质量指数可以来计算。虽然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当与车间、班组、设备、产品、员工等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时,便变得十分复杂,特别是在有些企业还是利用人工采集数据的方式,如若这样计算效率可谓非常低下,在国内两个信息化强势行业化工和冶金,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但工厂里还是有很浓重的中国特色,操作人员对数据的认知度也不够,不用说OEE,就连数据采集与管理完全信息化做的也不到位。
企业如何提高竞争力,如何在大环境中保持持续的发展动力,如何适应国际化的洗礼,这些很现实的东西已经摆在中国企业的面前。我们真该好好的思考一下了!
OEE中国之路还很漫长,但前方曙光已然呈现,希望更多的国内厂商能加入这个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