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3-05-27 12:04:00
11楼
乙、 利用Type Translator这样的方法,个人浅见,应该可算得上是 “开放式”的互操作性。
理由:使用者可透过公开的LonWorks网络管理工具就可完成配置的话。便在互操作性上不会有多大的问题才是.
-----------------------------
所谓LonMark标准比节点间的互可操作性标准来得高,这就是理由.
在完成了LonMark以后,任何节点将可以和上端的标准网络管理工具进行互可操作,
在网络变量不同的接点之间,可以通过中间的Translator或者Controller加以中继,
所以,所有节点之间理论上就都可以进行"互可操作"了.
因此, LonMark就能保证节点之间的互可操作
而反观节点之间互可操作性,
并不能够保证LonMark的互可操作性
当然,如我没理解错的话,如Tome Yeh所说, Johnson Control必须要自己的专属软件,
而不是提供LNS或者Peak(刚听说,长见识)里面的Plug-in来完成专有配置,
我以为这个应该是违反了LonMark的要求.
我猜想LonMark的失误在于,
它Check了那个产品的.XIF, 然后看看Johnson Control没有提供Plug in,
它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东西不太复杂不需要Plug in(这是LonMark允许的)
谁知道Johnson去用自己的软件完成configure!
这是LonMark的漏洞,
我觉得改进就是:LonMark应该规定除.XIF和提供的Plug in以外,
该节点的配置和正常功能,不能够再依赖其他手段!
这点不知道Tome Yeh同意否?
不过我认为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 国内大量的厂商包括很多前辈先进,
更多做的的是显式报文,自安装,事先指定地址等等,
这些做法可能比较省力,对有些场合也确实不得以为之,
但是从互操作性的角度来讲,那实在是无从谈起.
从短期来讲,也许是更省钱更有效,
但从长期来看,对LonWorks的长远发展并不是很有利.
说句题外话, IBM如此规模尚且不敢再垄断,
中国的厂商不走开放性,其前途为何?
个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