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5G 物联网赋能农业机器人,开启万亩农田智能灌溉新时代 点击:2 | 回复:0



fifisimIOT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79帖 | 2回
  • 年度积分:203
  • 历史总积分:353
  • 注册:2024年9月25日
发表于:2025-08-18 14:20:45
楼主

一、传统灌溉的 “三大痛点”

在规模化种植基地,浇水这件事曾让农户头疼不已:
1. 水浇多了 “涝死”,浇少了 “旱死”
某蔬菜基地的王师傅说:“以前凭经验开阀门,有时看着土地干了就多浇点,结果番茄苗烂根;有时忙不过来没及时浇,黄瓜就蔫了。” 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还让 15% 的地块出现土壤板结。
2. 人工扛管 “累断腰”
夏天浇地最遭罪,技术员要顶着 35℃高温移动沉重的喷淋管,一天下来只能管 50 亩地。“赶上果蔬膨果期,20 个人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只能雇临时工,还常因操作不当浇错地块。”
3. 地块大了 “顾此失彼”

万亩基地的边缘地块常被忽视,某小麦基地曾因角落区域灌溉不及时,减产 8%。“地块太大,人跑不过来,哪干了哪湿了根本不清楚,只能‘一刀切’全浇。”

农业喷淋2.jpg

二、4G/5G 物联网让机器人 “变聪明”

2023 年,某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入智能喷淋系统,8 台农业机器人成了 “浇地能手”,背后是 4G/5G 物联网技术的支撑:
1. 地里埋了 “水分探测器”
  • 每 50 米就有一个土壤传感器,能测到 60cm 深的水分含量,数据实时传到平台,哪块地缺水一看便知;

  • 机器人带着多光谱相机 “扫田”,叶子发黄、生长慢的区域马上被标记,重点补水。

2. 机器人 “自己找路浇水”
  • 8 台机器人分工明确,按规划好的路线在田间移动,旋转喷头能精准控制水量,不会多浇也不会漏浇;

  • 遇到大风天自动暂停,怕水被吹跑;预报有雨就提前 “休息”,一点不浪费。

3. 4G/5G 网络 “传信快又稳”
  • 机器人装了工业路由器,像有了 “顺风耳”,墒情数据、控制指令通过物联网卡快速传递,延迟比眨眼睛还快;

  • 偏远地块信号弱也不怕,4G/5G 自动切换,数据一点不丢,机器人不会 “迷路”。

4. 手机上 “指挥浇水”

技术员小李现在在办公室就能干活:“打开平台看墒情热力图,缺水的地方标红,点一下‘启动’,机器人就自己去浇了,有问题还能远程叫停。”

农业喷淋1.jpg

三、基地变了样:水少用了,产量高了

升级后的变化让农户们惊喜:
1. 水用得少了,地更 “健康”
  • 以前漫灌每亩用水 800 多方,现在按需供水,只用 480 方,省了 40%;

  • 土壤板结的地块少了,根系能自由呼吸,小麦扎根更深,抗倒伏能力强了。

2. 人轻松了,效率高了
  • 20 个技术员的活,现在 5 个人就干完了,不用再顶着烈日扛管子;

  • 机器人一天能浇 300 亩,是人工的 6 倍,农忙期再也不用雇临时工。

3. 作物长得匀,产量涨了
  • 同一地块的作物高低差从 15 厘米缩到 5 厘米,没有 “小老头苗”;

  • 小麦亩产多了 7%,果蔬长得又大又匀,能卖上好价钱的商品果多了 12%。

4. 管理更省心
  • 平台自动记录每次灌溉的时间、水量,年底能分析哪块地用水效率高;

  • 机器人出故障会报警,技术员不用满地找问题,远程就能判断大概原因。

四、普通农户能学吗?

方案14.jpg

这套系统不仅适合大基地,中小农户也能用:

  • 可根据种植面积增减机器人数量,小地块 1-2 台就够;

  • 传感器和路由器都是耐造的工业级设备,风吹日晒能用好几年;

  • 物联网卡流量费不高,单台机器人每月用不了 5G 流量。

农业专家说:“未来的种地,靠的是数据和技术。4G/5G 物联网让机器人更‘懂’作物需求,这才是既省水又高产的好路子。” 随着技术普及,会有更多农田用上这种 “聪明” 的灌溉方式,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