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了,智能制造在经过4年的爆炒后,今年会是一个落地年。不能落地的概念,理论终归都是浮云。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智能制造的阻力是什么?
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不能清晰深刻认识到:“基于数据驱动的重塑制造业的销售营销,研发设计,供应和制造,服务和运维等业务,再造企业的数字化业务模式的必然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是最大的障碍。
去年为近百家企业智能制造指点迷津,为数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落地出谋划策。总结起来,目前制造业在智能制造的实施中有几大问题:
第一,以自动化为中心,去搞所谓的“智能生产线”。有三个顽症很难克服:一、项目周期长;二、所谓智能线柔性很差;三、项目风险高。关键原因是没有完善的产品数据,工艺数据和基于设备能力数据的产品设计优化能力。
第二,原来的组织构架和信息系统结构构建了大量的数据孤岛。我去了中国中车贵州货车厂,国内大量的货车在这里维修、检修。工厂拥有每一辆货车,甚至货车上每一个轴承的检修和维修数据,大量的数据还是采用智能检测设备采集的。这些数据对货车的设计改进、制造优化和货车的运维有着海量的价值。但是不站在整个中车和铁路总公司的高度,这些数据只能做为历史数据被查可以说没有任何价值。技术障碍来自于系统的互通,数据的共享。其实技术障碍只是借口,很容易克服,关键是如何设计一个适应智能制造的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让业务流程彻底打通,数据流自然打通。所有的变革都是有阻力的,在看到巨大商业价值后,所有阻力都是浮云。
第三,缺乏工匠精神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用数据链条链接起来。匆匆忙忙的人云亦云去上项目,关键如何借助信息化把自己的产品标准化,数据化,进而做到智能化。如果智能化项目是IT部门主导,基本上死路一条。如果是研发,制造,采购等业务部门主导也是思路一条。智能化项目需要一个跨部门的主导者,既能汲取新的信息技术,也能够站在企业业务的需求角度出发,让信息技术工具协助业务部门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这样的智能制造项目才可能成功。
智能制造是要重塑公司的业务模式的,构建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纽带,把营销销售,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工艺设计,制造执行,供应链协同,服务等等业务活动高效集成。智能化转型的成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高层和变革团队要深刻认知自己的业务在智能制造时代要变成什么样子,怎样颠覆传统的业务模式高效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其次、构建能够把核心的业务活动,数字化,联网化的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构建数据驱动的基础。在这个信息化的过程中,再造所有的业务流程,用信息化技术,打通所有流程,把所有的流程集成起来,大幅减少流程的节点,数据不停滞,业务不落地。这将大幅提升流程的效率,体现出来的就是,业务响应速度大大加速,包括对客户需求的响应,客户个性化产品的设计,工艺规划,制造和服务都会大幅缩短响应时间。同时数字化驱动的工匠精神,必将大幅提升产品的质量。这也就意味着成本的节约。
第三、在这个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再造整个组织构架,培养自主的智能制造人才梯队。
2017年是智能制造转型关键的一年,先行者疾风暴雨,快速蜕变,后行者看到的机会越来越小和障碍会越来越大。制造业中的企业就如现在社会结构一样,从纺锤型结构向哑铃性结构快速转型。抓住机遇的快速向上攀升,等待的快速向底层滑落。
本人在去年和我的研究生同学,甲骨文大数据专家陈林生合作出版的《工业4.0实践精要》,对智能制造转型有系统的论证。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