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硝烟战火难以寻觅踪影,战争留下的千孔百疮依然清晰可见。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铭记那些在硝烟战火中浴血奋战逝去的战友,更不能忘却舍生死为了战争的胜利还健在的老兵,这不仅仅是一种敬仰,也是一种战争精神延续……
你的爷爷如果是抗战老兵,你的邻居如果有抗战参与的战士。你知道的,道听途说的,亲身感受的老兵故事,我们一起缅怀,一起致敬。
晒出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物件,勋章、书信、图片等,亦或者是战争的旧址、遗迹,只要有关抗日历史,请大胆的晒出来。
一张照片,一段往事,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那段岁月,且祭英魂。
不能忘却的老兵,不能忘却的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硝烟战火!永远敬仰那些逝去的最可爱的人!!
一、参与主题和要求
以你听说的老兵抗战故事为主题,真实性强,拒绝杜撰!文字要求简练,故事感人至深。文章限制500字以内,附图片更佳。
参与形式:跟帖参与!杜绝灌水!!
二、奖励规定
本活动即日起(9月1日)持续到9月30日。凡在活动期内参与符合要求的老兵故事、图片等,都可以参与评奖。依据故事真实度、感人度、精炼程度评出以下奖项:
特等奖1名,奖励50MP
一等奖2名,奖励无线鼠标套装一套
二等奖3名,奖励FLUKE办公杯一个或者工控图书一本
三等奖5名,奖励工控点点一个
参与奖,凡是参与者均可获得100积分
实物奖励以实物为准,照片实物仅供参考!
奖品图片
楼主最近还看过
国军老兵的真实倾诉
如果要把我记得的每一个弟兄怎样殉国的写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写一个壮烈的故事,牺牲的那么多国军将士,有的平时只是很卑微的人,在战场上拉响手榴弹和鬼子拼了,也就一瞬间,我们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幸运的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找到他们残缺不全的尸体,如果打了败仗,这些英雄们就只能算失踪,家属连抚恤金都没有.
现在的电视总说我们胆小,枪声一响就抛弃自己的弟兄逃命……可很多时候是不得不走啊!你以为活着离开的人就好过吗?留守的弟兄的面孔会一次又一次在你脑中出现,跟着你一辈子.
我记得在淞沪、在徐州、在武汉战场上撤下来的时候,沿途都有人向我们<此处内容被屏蔽>;几十上百块大洋的枪两三块大洋就卖了,他们给我们老百姓的衣服,叫我们回家。但是等鬼子追上来的时候,根本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开枪,很多士兵就这样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鬼子枪下.
在后来的十二年牢狱生涯中,那个指导员整天问我一句话,问我有没有后悔参加蒋军;我说没有,我参加的是国军……就这样加了三年的刑。我真傻,就像当兵时一样傻,明知道军饷被克扣着明知道冲上去就是九死一生还是冲上去了……可大家都当聪明人了,谁去抗日啊!?
巨鹿县小吕寨镇前大吕村87岁的抗日老兵李根久,曾经亲手活捉过日军的炮手,参加过从日伪军手中解放邢台、柏乡等激烈的战斗。
李根久老人出生于1928年,1937年刚刚9岁时家乡巨鹿县就被日军占领。在他幼小的心里,日本侵略者经常到村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成为最深刻的记忆。
李根久:“抢东西可抢的多了,他来了啥也抢,给你要钱,给你要肉,给你要鸡,给你要猪,就是在这村里横行霸道。把村长给打倒了,折了好几根肋条,养了一个多月。把我东屋、西屋都给我拆了。”
1942年,日军在村西南建起了炮楼,到村里抢掠就更加频繁,老百姓们都恨不得早一天把小鬼子的炮楼端掉。一天晚上,八路军没费一枪一弹就端掉了日本鬼子的炮楼,俘虏日伪军20多人。李根久和乡亲们在房顶上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
李根久:“晚上十点来钟就开始了。有当汉奸的,做他家属工作,说八路军今天晚上准备打你们哩,你把吊桥放下来,将功折罪。八路军晚上到跟底下了,一弄暗号,上面听见了,把吊桥放下来了,八路军就进去了。进去了他们还打麻将哩,把枪一拾掇,带着他们就都出来了。出来以后就把炮楼给他点了,多少箱子手榴弹、地雷都给他点了,就在炮楼里头爆炸开了,火就冲天,一直着到五更。一枪没打,就把炮楼给他拾了。”
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17岁的李根久在任县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冀南军区二分区指挥部警卫营3连指导员的通讯员。虽然后来日本宣布投降,但盘踞在巨鹿、任县、邢台一带的日军拒不向我八路军投降,同时开始向大据点和城市撤。当时在任县邢湾镇驻有日军的一个小队和一个伪军连,准备向任县撤。李根久所在的部队决定将他们就地歼灭。李根久参加了这场激烈的战斗,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他和指导员亲手活捉了日军的炮手,缴获了一门重迫击炮,取得了重大胜利。
李根久:“邢湾那淹了,他整了四只船,从邢湾北门那上的船,咱们八路军在西岸设了个埋伏。没上岸哩就把船给他打沉了两只,都乱逃命。我和指导员拉上来一个日本鬼子,还是个炮手,把炮给他整了。”
这场战斗失利后,日军仓皇向任县、邢台逃窜。李根久跟随部队一路追击,1945年9月,参加了从日伪军手中解放邢台、柏乡等激烈的战斗。在解放柏乡的战斗中,他们缴获的日军迫击炮发挥了威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根久:“柏乡也是闹水哩,接近不了城墙,净水。二分区司令部下命令,先把这个大炮调过去,一共带着三发炮弹,放了两发,起作用了,把南皋给他打了,南皋是个大堡垒。第二天晚上司令部下命令还使炮轰他,指着把城门给他轰开哩。还没到黑哩,开城门跑了,跑到山口西南角山西边投的降。”
邢台地区的日伪军投降后,冀南一带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李根久后来跟随部队一路南下,参加了挺进大别山、准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战斗,迎来了全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抚今追昔,李根久这位亲手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抗战老兵感慨良多。
李根久:“我最想说的是高兴,奋斗这么几十年,搞得日本投降咱们中国了。总体来说我们这些老兵抗过他了,胜利了咱们中国。他不认罪,我还指着上战场哩,我这会觉得还不服老哩,我跟他有经验了。抗战几十年,把日本打跑了,现在是和平年代,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社会。”
先占楼,俺姥爷参加过好多战事,还抗美援朝过
准备了一段时间,重要的图片没有拿到
姥爷已经过世了,生前随声携带着好几个小本本,里面有毛泽东的
亲笔签名,我看过一次,还有好多功勋章,他一直带在身边!现在这些东西都放起来
我也没机会拍照片上传,可惜啊。。。
关于抗战的故事都是初中时听姥爷讲的,后来渐渐长大上学越走越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
姥爷说起那些往事总是感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我好好珍惜。。。
姥爷是炮兵,这也是他活下来的主要原因,毕竟炮兵都是在后方,就是耳朵不是很好,
应该是当年震得吧
老爷说当时一年的冬天在战场西北方太冷,没有遮挡的,遍地是尸体就用尸体盖起高高的
围墙挡风,条件特别艰苦,吃的东西都是在村里和老百姓讨得,许多故事我也记不清了,
记得他说当年运弹药,敌方的机枪就在上坡上不停扫射,夜空都是亮的,他的队友好奇的探头看了一眼,当场脑袋就掉了,他们都是匍匐在地上拖着东西走,一场仗往往一打就是几天几夜!那时候不怕死,就是怕被俘虏,他说队友被俘日本鬼子就把人头朝下活埋在地上,看上去特恐怖!
以前小不理解战争的残酷,也不理解他的苦,往往是他讲的津津有味而我早已经溜号了,据父母说姥爷当时也算很有名气,复员后回到老家政府都安排了他职务,同时还可以安排自己的子女,这些好事都被老爷拒绝了,自己最后也就成了普通人,这也是妈妈、舅舅一直不理解的事,小时候时常听他们抱怨。。。
无独有偶,一个朋友的爷爷也是这样,据说那一代的人都是那样,不占国家便宜,这个可能不是我们所理解的
清楚记得那些旧的功勋章,发黄的本本,那是最好的讲述
可惜我没图片。。。
真实版李向阳 包森智擒天皇“表弟”赤本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蒲城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任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13团团长。1942年2月17日,在遵化野瓠山牺牲,时年31岁。
叶剑英元帅称其为“中国的夏伯阳”。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说:“包森在冀东是打天下的。”而冈村宁次则哀叹:“到冀东如入苦海。”
1991年2月的一天,盘山烈士纪念馆进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进门就说:“我是日本人,白草洼战斗的幸存者,特来拜谒包森。”这位日本老人亲手书写挽联:“惊弓之鸟漏网之鱼,不死之人拜谒包森。”署名:冢月正南。
不能忘却的老兵,不能忘却的历史,让我们永远铭记那段硝烟战火!永远敬仰那些逝去的最可爱的人!
我身边的估故事-也就离我家二三十里地的地方。
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葛振林(右)、宋学义(左)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在国内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每一个儿童从上小学时就从课本上知道了他们的故事:1941年9月25日,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5名壮士,在狼牙山上为掩护机关、群众和大部队转移,在胜利完成原定的阻击任务后,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进方向,把日寇引向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在打光了所有的弹药之后,宁死不屈,英勇跳下了万丈悬崖。60多年来,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好几代人。与此同时,我们的教科书、党史出版物、影视作品也大都记载着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地点为狼牙山主峰棋盘坨。然而,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当地有关同志的介绍以及查阅当事人的回忆录之后,就会发现事实却与此有出入,棋盘坨并不是五壮士跳崖的地点,在那次战斗中,五位壮士甚至没有登上过棋盘坨顶峰。而围绕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其前前后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将军与老道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方向,属太行山脉五台山的一个支脉。当年,在这里指挥抗日斗争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从1939年开始,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扫荡”。每一次反“扫荡”的斗争都充满了血与火的殊死拼杀。几番较量后,杨成武想到,如果在每次反“扫荡”作战中,我们都有有利的地形和巩固工事可利用,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他从《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看到狼牙山地区沟壑纵横,山水相连,奇峰险石间,野兽踏出的小径曲折回环,走起来恍如置身迷宫;主峰棋盘坨,山道更加复杂变幻,死路活路难辩,就像祝家庄的盘陀路。如果稍加改造,狼牙山地区就可以成为易守难攻、能进能退的既设阵地。就在杨成武开始打狼牙山的主意时,他刚好结识了一位在狼牙山上修行的道士。
那是在1939年的1月,老道下山化缘,路过部队驻地,便同杨成武认识了。他见司令员平易近人,尊重道士,便同杨成武交上了朋友。这个老道姓李,50多岁,出家为道也有十五六年。自从他们交上朋友之后,李老道经常找机会来看望杨司令。每次来总要带上一些山里的土特产,诸如苹果和自己种的红薯之类。杨成武也每次都送些东西作为回报。慢慢地,李老道做起了抗日工作。部队常常把被服、装具等东西送到山上托李老道隐藏。可是后来出了一些事,险些引起部队的误会。
一次,鬼子进山“扫荡”。狼牙山上搜出我军藏匿的一批军用物资,正在准备放火焚 毁,李老道赶到,他突然用日语开口说话,叽里呱啦一阵子,日本鬼子居然放弃了到手的猎 物,扬长而去。另一件事发生在1940年1月,八路军的刺杀教员段廷到山上去取隐藏的刺杀护具,当他们一行人在李老道的指点下取出护具时,老道突然开口说:“请问贵军,取此物何用?”段廷告诉他是练刺杀用的护具。不料,李老道紧接着问了一个很内行的问题:“请问贵军,练的是华刺,还是东洋刺?”段廷如实回答是东洋刺。当时八路军不是按照国民党的教范练刺杀,而是把日军的俘虏教育过来后,由他们传授日式的刺杀术。老道听后不以为然,笑道:“依贫道看来,东洋刺就是一个突刺,别无花样,毫无用处。”他见战士们半信半疑,便提出要同刺杀教员比试比试,这一下更让战士们惊奇了,他们猜想眼前的老道一定大有来头。段廷在山上同李老道拼了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老道让段廷先动手,故意暴露出胸部,被段廷看破,一个快如闪电的突刺,把李老道捅了个仰面朝天。第二个回合,老道谨慎了,双方你来我往,激斗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段廷一枪中的。这下李老道服输了,施礼道:“贫道不行喽,眼睛看不清了!你的刺杀本领甚为高强,善哉!善哉!”告别后,大家都对此事感到奇怪,便在下山的路上,向一个熟识的老乡打听老道的来历,这才知道,李老道也是行伍出身,曾经做过军阀部队的营长。战士们回到营地就向连长汇报了此事,连长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他们正在说这件事,远远见到李老道也下山来了,于是连长就向杨成武作了报告。杨成武听完后也觉得蹊跷,有心想把事情弄个明白。正说着,李老道已经走进门了。两个人一通寒喧之后,杨成武对李老道保护我军山上物资表示感谢,老道回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道者以善为本,讲道德,重礼仪,爱护生灵,普度众生。寇兵践蹋我大好河山,涂炭生灵,焚烧我同胞衣物房舍,乃为道门所憎恶,天理所不容也!”杨成武又问李老道何以通晓日语,老道告之,出家前曾经学过一点日语,日久天长,忘得差不多了。这时,准备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几杯酒下肚后老道的话多起来,从他的侃侃而谈中,杨成武了解到,老道年轻时也是一腔热血,立志行武报国,在军阀吴佩孚手下当到了营长。旧中国的军阀混战和种种不遂心的事最终泯灭了他的理想,于是就遁入空门,到狼牙山棋盘坨的道观中,拜师修行,当了道士。至于日本鬼子前回“扫荡”要烧掉搜出来的八路军被装一事,老道告诉杨成武,当时日军对在深山里竟出现一个会讲日语的道士非常吃惊, 李老道是利用日本人的迷信习俗,大讲山上的忌讳,一时间把日本鬼子唬住了,他们没敢放火就走了。误会冰释之后,将军和老道彼此之间更加信任了。
这年春天,杨成武带了一个考察组来到狼牙山。李老道极尽地主之谊,带杨成武等人参观了棋盘坨上传说中仙人下棋的石棋盘,还带他们看了山中各处险要。勘察回来,军分区拟定了改造狼牙山的计划,并组织部队和人民群众共同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狼牙山地区已经成为敌人的迷魂阵,我军自由周旋的大阵地。此后,每遇日军“扫荡”,部队、地方机关和周围的老百姓只要往狼牙山里一钻,便可无虞。小股的日伪军轻易不敢踏入狼牙山。但长此以往,也存在某种巨大的隐患,杨成武已经意识到狼牙山里的人挤多了,迟早会吃敌人的亏。
将军与士兵
果然不出杨成武之所料,1941年8月中旬,刚刚上任不久的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纠集5个师团和6个旅团总共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 荡”。他们首先集中兵力对聂荣臻司令员所在的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进行合围。为了保卫军区首脑机关的安全,杨成武主动将原本活动于狼牙山一带的一团主力调出增援。这使得狼牙山一带我军的兵力更加空虚。在山上,只有七连一个连的兵力。事实与某些史书记载有出入的是,壮士所在的七连掩护的并不是团主力,而是他们连队的主力及四万余地方干部和老乡。
9月24日,日军3500余人和部分汉奸伪军在其山地指挥官高见的率领下,先是派兵堵住所有的山口,然后兵分9路,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狼牙山逼过来。此时山上的战斗部队除了七连之外,仅仅还有四支地方上的游击队,情况万分危急。杨成武他们原来估计,山上的四支游击队边打边撤,突出重围是没有问题的。易县、徐水、定兴、满城的一些干部和群众会在此期间躲进狼牙山也不足为奇,可是没想到,这一次因为敌人“扫荡”的规模巨大,所以前来躲避的人特别多,一下子挤进去4万多人,这样庞大的人群活动于百十里的山区,无论如何也无法隐蔽,唯一的出路是组织突围。杨成武立即打电话给在山上养病的一团团长邱蔚,要他负责组织山上的突围行动,同时调动军分区所有的侦察和情报系统,对敌军事部署进行了解。很快,各路的情报纷纷汇总过来,敌军的兵力及其位置被搞得一清二楚。杨成武又给邱蔚打电话告知:“现在情况已经清楚了,我们来个‘围魏救赵’吧,我调三团和二十团的全部兵力,从上、下隘刹和岭西打出去,猛攻管头、娄山、松山和周庄一线的敌人,让敌人误认为我们主力要同他们决战,从而把九莲山和碾子台那一路敌人吸引过来。敌人如果中计,就会空开一个十几里长的口子,你们就可以突围出去了。”他还指示邱蔚在山上留一个连,争取明天打上半天,诱使敌人误认为我军主力仍在山上,完成任务后,再从盘陀路秘密撤走。邱蔚按照杨成武的部署开始准备突围,而这个时候,突入狼牙山的日伪军被我根据地军民改造过的盘山路弄得晕头转向,在山沟里四处乱闯。利用这个宝贵时机,杨成武指挥部队在黄昏向敌人的后方发起了猛攻。敌人纷纷向前线告急,请求增援。很快,杨成武就从各路传过来的情报得知,敌人按照他的预计,回师增援,拉开了一条二十多华里长的口子。杨成武马上通知山上的邱蔚,突围开始。邱蔚命令七连作后卫,掩护地方干部和群众转移。根据杨成武的命令,令七连等大家安全转移后,留下一个班拖住日军,最后转移。连队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邱团长的要求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拖住,明天12点钟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坨。”
24日夜,邱蔚率领4个县的机关和数万群众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人的鼻子底下钻了出去。“扫荡”日军在9月25日清晨开始进攻狼牙山。七连主力在棋盘坨主峰的下面,靠近李老道的道观构筑了主防御阵地,并在敌军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地雷和炸药,在重创进攻的日寇之后,留下六班作掩护,连队主力沿盘陀路潜行而去。
老道、农民与士兵
六班5名战士孤军奋战,连续打退了敌军数次冲锋后,时间已过正午,阻击任务胜利完 成。班长马宝玉决定爬上狼牙山主峰棋盘坨。正在这时,他们遇见了一位老乡冉元同。这位老乡在鬼子“扫荡”开始时在山下,看到敌人来了,先把他负责的八路军伤员安置在隐蔽的山洞里,然后准备转移,不料这时鬼子已经逼近,他就往狼牙山上跑过来,刚好遇见了五位壮士。战士们见冉元同远远跑过来,连忙喊他,叫他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他反问战士们上哪里,葛振林告诉他上棋盘坨。冉元同劝他们不要去,附近有山洞,鬼子找不到。马宝玉说,不行啊,我们得把敌人引到棋盘坨去!他们正说着,敌人攻了上来,冉元同躲进了山洞,六班的5名战士则顺着山路向棋盘坨山顶爬去。不想山顶已经被敌人抢先一步占领,鬼子用机枪向他们猛扫。六班便沿着山路向西面的大小莲花峰一线转战。
大小莲花峰之间总共有五座山峰,五壮士一直沿着山脊作战斗运动。目的只有一个:牢牢地把敌人吸引在自己的身边。狼牙山方圆数百里内,共五坨三十六峰,沟壑纵横,洞穴遍布,植被茂盛,极易于藏匿。倘若五位勇士在转战过程中想躲过敌人的追击,几乎是随时随地易如反掌的事情。亲眼目睹这一壮举始末的冉元同眼睁睁地看着五位壮士向着绝路攀上去,竟跑到洞外跟了过去。壮士们打到哪里,他也跟着去,不觉中看呆了。结果暴露了目标,被敌人打了三枪,险些中弹,只得又藏进洞里。另外还有一个见证人,他就是在狼牙山上修行的李老道。他藏在一处叫做“仙人洞”的地方,亲眼观看了五壮士战斗的全过程,当他看到五壮士砸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时,不禁大叫一声,跌坐在地上,流泪满面。过了一会儿,他又朝小莲花峰方向看去,只见日本鬼子已经到山顶,整齐地排了几行,向着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一连三鞠躬。老道顺着五壮士跳崖的下方望去,突然发现,山腰的树枝上竟挂着两个人。老道心悬着我们的战士,不顾天将擦黑,飞身下山,向八路军的情报站去报告。
其实,这时候,远在山下的杨成武司令员也在时刻关注着这五位壮士的战斗。下午3点,藏在狼牙山上通天顶的观察所向他报告:七连已经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沿盘陀路向外突围,六班留下来继续掩护。为了不暴露部队和群众撤退的方向,他们把敌人引向了绝路。现在,敌人正在向他们扑去,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五位战士的投弹和射击动作。杨成武后来回忆当时的心情时说:“仿佛有人把我的心突然掏走了一样,我屏住呼吸,似乎听到了一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依稀可辨的声音——那是激战到最后时刻的异常壮烈的呐喊!我知道,这五位同志,是突不出来了。”过了不久,“通天顶”观察组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五位战士宁死不屈,砸坏了枪支,纵身跳崖了!在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五位壮士牺牲了。但是到了下午四点多钟,狼牙山下的一个情报站通过“飞线”向杨成武报告,李老道跑到山下,要情报站立即转告杨司令,有五位八路同志在棋盘坨附近的险峰上跳崖,其中两位被挂在凌空伸出的小树上,是死是活不知道,请赶快派人去营救。杨成武当即命令邱蔚迅速组织部队去抢救。当天夜里部队赶到悬崖下,结果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也没有想到,过了一天,到26日傍晚,邱蔚又传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挂在树枝上的两位壮士——葛振林、宋学义已经带伤归队了。”
原来,挂在树上的两位壮士,都被摔得昏了过去,夜里醒过来,忍着伤痛,艰难地一点一点又爬到了山顶,后来被李老道和部队救了下来。当天晚上,老乡冉元同就摸黑回到村里,把情况告诉给乡亲们,第二天上午他带着两个人到了山下,他们只找到了三具烈士的尸体,便把烈士掩埋了。
永不熄灭的星光
这场著名的战斗结束后约两个月,杨成武回到狼牙山,专门爬上小莲花峰五壮士舍身跳崖的地点牛角壶,向他们就义的方向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民于1942年开始修建纪念碑,战士和老乡挑着水和石灰,羊倌赶着背上驮着砖头的山羊艰难地向高耸入云的狼牙山主峰棋盘坨走去,一趟又一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顶上建立了第一座纪念碑。聂荣臻为纪念碑提写了碑名并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邓拓赋诗一首,由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手录:“北岳狼牙耸,边疆血火红。捐躯全大节,断后竟奇功。昔畴农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杨成武等军分区的领导也集体为纪念碑题写了碑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呜呼!三壮士已战死矣,而生者继续为人民战斗,望狼牙山巍巍之高峰,谁不为之赞叹而高歌我军对民族之忠贞,坚信我民族之不可战胜也。”这座纪念碑是实心的,高达5丈,蔚为壮观。天气晴朗时,只要出保定城就能远远望见它的雄姿。这对根据地的抗日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也被日寇看成了眼中钉。1943年日军在山下架起大炮将其击毁。
新中国成立后,纪念碑得以重建,1959年,一座新的纪念碑再度矗立于棋盘坨之巅。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杨成武受到冲击,纪念碑又一次被破坏掉。改革开放后,当地的政府和人民在原址上又建了一座更加雄伟的纪念碑。三次建碑都选择在棋盘坨顶,自有道理,借助主峰居高临下的磅礴气势,使人更觉峰碑一体,大气磅礴。但是否也在无形中误导了后人?其实,当地的政府和老百姓并没有忘记五壮士真正就义的地方。易县党政机关的同志为了把问题搞清楚,曾经走访过许多当事人,并在熟悉情况的本地老乡带领下,冒着一定的风险到小莲花峰实地勘察,完全核实后,1999年他们选择了质轻而坚韧的不锈钢材,在人迹难至的小莲花峰五壮士跳崖处建了一座纪念塔。若晴日,从棋盘坨向西北远眺,隐约可见小莲花峰上那座银白色的纪念塔烁烁生辉,宛如一点永不熄灭的星光。
候补我爬山的照片
王二小的故事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敌后武工队的故事
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茨亲自指挥日伪军5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反复合击”、“分区清剿”以及“辗转抉剔”等战术,并派遣特务队、快速讨伐队相配合,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冀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完全控制冀中地区。
日伪军在这次残绝人寰的大“扫荡”中疯狂捕杀八路军和抗日干部,滥杀无辜,奸<此处内容被屏蔽>妇女,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同时建据点,修岗楼,挖封锁沟。一时间,冀中平原炮楼碉堡林立,沟路成网。冀中抗日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根据地大部分变为敌占区,部分变为游击区。同时,冀中军区部队受到重大损失,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遭到很大破坏,群众伤亡、被掳5万多人。冀中平原上村村冒烟,户户戴孝。
为了粉碎敌人“寻找主力,捕捉领导机关”的阴谋,保存有生力量,冀中军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突破敌人合击圈,跳到平汉路西,由内线转向外线,到北岳山区休整部队积蓄力量,坚持长期斗争。而分区下属部分部队则化整为零,就地坚持斗争,根据形势的变化,转变斗争策略和组织形式,创造出生存和斗争的新形式。冀中七分区率先决定成立敌后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敌后武工队同其他主力部队或地方武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和工作队。武工队要深入敌占区,通过散发宣传品、围碉喊话、召开伪军家属座谈会和伪乡保甲长座谈会,讲解抗战形势,晓以民族大义,瓦解伪军伪组织,坚决镇压铁杆汉奸,摧毁、改造伪政权,并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发展统一战线,开辟和恢复根据地。
“共产党还在,八路军还在!”
1942年5月13日,担任冀中第二游击总队敌工科长的张英奉命组建武工队,由他担任队长兼支部书记。那年他还不满21岁。
在定县沙河南岸西城村村西的一片枣树林里,已脱下军装、一身农民打扮的张英同兼任地委城市工作部副部长和分区敌工科长的指导员崔希哲一起,召集首批30多名武工队员开会,宣布分区关于成立敌后武装工作队的决定,同大伙一起研究今后的任务和行动计划。这30多名武工队人员都是从敌工、锄奸、民运等部门和战斗部队选出的骨干,为了能够经受残酷环境的考验,不仅要求立场坚定,作战勇敢,还要机智灵活,能文能武。
冀中七分区政委吴西临赴平汉路西前,亲手将一幅印在布上的冀中作战地图送给了张英,那是他使用多年的“宝物”。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向张英交代任务时说:“在敌人疯狂的大‘扫荡’中,有你们这样一支小队伍存在是很可贵的。你们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注意保存力量,让老百姓经常看到你们的活动,让群众知道,共产党还在,八路军还在!”。
“让老百姓知道共产党还在,八路军还在!”这神圣的使命让武工队员们热血沸腾,更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夕阳西下,张英带领冀中第一支敌后武工队,从枣树林走向青纱帐间,走向沙河两岸,走向滹沱河畔,在残酷的岁月中,依靠人民群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冀中人民点燃心中胜利的曙光!
“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
1942年下半年~1943年春是抗日战争最残酷、最艰苦的一段。那时,武工队坚持在敌人鼻尖下活动,昼伏夜行,有时一夜就要转移好几次。张英一冬天没脱过棉衣裤,往裤腿里一抓就是好几个虱子。为了随时行动,他把德国造驳壳枪去掉皮套,直接插在腰间,晚上则枕在头下,子弹上膛,和枪寸步不离。他还让步枪班把枪托锯短,藏在棉袍内,既隐蔽又机动。
武工队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有两次战斗张英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次是在1942年秋的一天,张英带一个分队到定县水磨头村分散隐蔽,准备晚上集中行动,不料同敌人不期而遇。敌人很快上房“压顶”围了上来。本来在敌占区遭遇敌人是家常便饭,可由于武工队对这个村不太熟,情况就复杂了。他们迅速钻进房东家的地道,可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小地洞,而且敌人很快找到了设在粮食囤下的洞口,把武工队十几个人全堵在了地道内。如果敌人向洞内灌烟灌水,那就全完了。
在这危急时刻,张英让两名队员把住洞口,顶住敌人,另派两名队员寻找有无其他出口。他们在黑暗中摸到一块松软的泥土,捅开了一个洞,洞口就在院门旁边,盖着草捆子,外面敌情不明。张英想,在紧急情况下,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不怕牺牲,才能抢得先机,战胜敌人,于是果断地命令:“冲!”随即带领队员们猛冲出去,向四面甩出几个手榴弹。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张英已带领分队冲出村庄,脱离了险境。
另一次是在1943年5月,分区副政委甘春雷率分区部分机关从路西回来,住在庞村。22日晚,张英率全体武工队百余人在分区驻地庞村和李村店敌人据点之间的程旺村驻下,以便掩护分区机关。程旺村离敌人仅半公里路,在村口就能看见东北方向敌炮楼的灯光。午夜时分,派到村西南沙土岗警戒的步枪排意外地听到了日本鬼子叽里哇啦的说话声,派向村东、村北的侦察员也都发现了敌人。张英闻讯立即判断,这次日本鬼子亲自出动了,并调来大批伪军,显然是有备而来,情况万分紧急!但敌人似乎并未发现分区机关。武工队宁可暴露自己,也必须牵制敌人,掩护分区。
这时,敌人已上房包围了武工队落脚的院子。张英赶紧组织突围,命令步枪排监视房上的敌人,不让一个下到院里来,然后,自己带第一、二<此处内容被屏蔽>分队向东南方日本鬼子和伪军的接合部突围。但是,第一次突围失败了,所幸没有伤亡。穷凶极恶的敌人更加嚣张了。在这危急时刻,张英想,越是危险的地方可能越安全,东北方向是李村店据点,敌人的兵力可能反而少些。
于是,他果断调整部署,令步枪排殿后,自己冲在前面,率<此处内容被屏蔽>分队向东北方向突围。突到村东口,武工队一排手榴弹集中投向敌人,趁着被炸飞扬的尘土和弹片的掩护冲出村子。为了吸引敌人,掩护分区,张英又指挥一个步枪班,依托村东坟地掩护队伍向同庞村相反的东南方向突围。敌人的火力紧咬不放,机枪、大炮打得极凶。突然,一阵头晕,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张英掀倒,他的左腿连中7发子弹,腿被打断,负了重伤。武工队员们拼死与鬼子激战。鬼子把他们使用的山西造冲锋枪当成机枪声,不明武工队是什么部队,一时不敢贸然追击。张英指挥大家抓住这一机会迅速撤退,又一次胜利突围。
锄奸反霸,虎口拨牙
说起当年锄奸反霸、分化伪军的敌军工作,张英用了几个十分生动形象的词来概括:一个叫作“掏麻雀”、“掏窝子”,一个叫做“炮楼喊话”、“谈话教育”。武工队经常配合敌工部门,打击作恶多端、死心塌地的叛徒汉奸恶霸,不管在哪里,都能把他“掏”出来;对多数伪军则策反攻心、分化瓦解。因此,汉奸恶霸最怕武工队。
1942年冬天,定县沙河北岸某村一个投敌汉奸带着几个伪军回村杀害了几位共产党员,当晚未回城,留宿在家。听到消息,张英立即派人侦察,摸清了这个家伙住在哪街、哪门,睡在哪个炕,半夜带领武工队摸进村,在周围布置警戒,派一分队长张浩林等潜入该汉奸家“掏窝子”,将其抓到村外,用刺刀挑死。第二天,武工队张贴大红纸书写该汉奸的罪行,以抗日政府的名义宣判并执行其死刑。消息传开,威震四方,汉奸恶霸心惊胆颤,狠狠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定县有个大汉奸丁瑞达,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武工队将其罪行印在传单上,还画上他的头像,并四处散布要“单敲”他的舆论。一次,伪军从据点出来,都不敢和他靠近,同他拉开距离。于是张英指挥步枪班,远远一枪就打他个“倒栽葱”,真正成了“单打一”。
“单打一”成了对敌伪首恶必办的一个创造,产生了极大的震撼作用,打得汉奸人人自危,纷纷让家属通过关系找八路军、武工队,给自己留后路。
收拢、护送失散干部
在“五一”反“扫荡”的激战、突围中,一些部队干部、战士被打散;一些地方政权暂时遭到破坏,不少地方干部也同组织失去了联系。这些同志通过地下党组织找到武工队。于是张英带领武工队担负起护送干部过路的任务:隔一段时间,便集中一批失散干部,武装护送他们过平汉铁路。
平汉铁路是日军侵略华北的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也是封锁冀中根据地的一个大屏障。敌人对它实行了极其严密的封锁:铁路两侧挖有八九米深、3米多宽的封锁沟,沟底埋着尖木桩,有的地段还放了水,隔不远设一个岗楼,岗楼上养着狼狗,铁路上装有探照灯的巡道车每半小时搜索一趟。越过铁路的难度可想而知。
1942年秋的一天晚上,张英率武工队亲自掩护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王奇才、宣传部长李继之、九分区司令员韩伟等几位领导干部过路。他们利用刚收过玉米的青纱帐,迅速接近铁路。张英布置步枪班封锁两端的岗楼,抓住巡道车来回巡逻的间隙,武工队员两人架一位,快速帮助干部们越过铁路,奔跑一二十公里路才停步。有时武工队遇到年大体弱的领导干部,就要经过内线关系,化装成老百姓,合法护送。
在不长的时间里,武工队先后将100多位干部安全护送过路,为保护干部、减少损失、保存革命骨干力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铜墙铁壁“堡垒户”
敌人遭到武工队的多次打击,对武工队又恨又怕。日军驻定县城的长江大队在伪新民报上登报通缉,以500块银洋悬赏捉拿张英。
张英负伤后,由于行动不便,目标更大,处境非常险恶。“白皮红心”的村长王殿基便将他隐藏安置在小辛庄一家“堡垒户”家。天黑敌人缩回据点后,分区卫生处下属卫生所的朱所长来为张英处理伤口。张英的腿骨已被打断,腿和脚红肿透亮,上下一般粗。朱所长耽心感染控制不住,将来要高位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便向分区报告,准备从膝部把他的小腿锯掉。七分区司令员于权伸批了几个字:“他还很年轻,要尽全力保留。”又专门派人带上黄金和烟土,化装潜入保定城,买来药品。朱所长说,再观察3天,如果腿部变色就只能截肢,于司令批了也不行,救命要紧。3天后伤腿没有变色,肿得似乎也轻了些,张英的这条腿才保住了。
隐藏悬赏捉拿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万一泄露,是要全家杀头的。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堡垒户”大娘和儿子用门板做了一个小床板,板下安了4个轱辘,将张英固定在木板上,一头栓上绳子,又在屋里粮食囤下,改造了一个地洞,将洞口挖大,做成坡状,白天将他放下洞内,晚上再将他拉上来,配合地下卫生所医生给他换药、喂饭。大娘待张英比对儿子还要亲,不仅把仅有的褥子被子给他铺在床板上,自己吃糠咽菜,省下面给我做面条、烙饼,还煮鸡蛋剥花生,倾其所有给他增加营养。
不久,为了躲避敌人经常的搜查,也为了改善治疗条件,武工队崔指导员通过分区敌军工作部和地委城市工作部,联系了定县东亭镇一家由我地下工作者开办的医院,决定将张英送到伪军盘踞的东亭镇据点养伤。崔指导员为张英定做了长大褂,雇了辆高头大骡子拉的盖着崭新蓝布轿子的马车,把张英化装成有钱的商人,又周密研究了遇到各种情况的应付方案,派一位地下党员化装成车夫,通过敌人的哨卡把张英送进了东亭镇。张英住进医院后,地下党员王院长又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张英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几个月后,他腿上的夹板拆掉了,拄着双拐走动锻炼,逐步恢复了伤腿。
张英出院后,分区专门为他买了一头毛驴,派警卫员保护着,在各村党组织和群众的掩护下,流动养伤,今天这村,明天那村,走到哪里,都是住在“堡垒户”家,进门就到家。靠着群众的掩护,张英养好了伤腿,又回到了战斗部。
1983年,沉寂多年后,一位当年的战友打听到张英的地址,寄来了这张群众精心照料负伤的张英的照片。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的摄影者是谁,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今晚值夜班,同时也是9.18国耻日,由于今年习的高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偶这个城市里已经3年(钓鱼岛对峙事件引发了街头抵制日货行动那年)没有在9.18国耻日里拉防空警报的惯例打破了,今天十点拉了防空警报。
既然是国耻日,又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月里,偶也来整上几句,缅怀先烈。
偶说的故事的主人公没有见过,说的事迹也是听老家的老人说的,只是一个流传的故事。
话说偶小时候,住在山东日照丘陵的一个不大的农村(不到400户人家),小时候80年代农村贫穷没有什么娱乐节目,每到夏天酷暑难耐的夜晚,吃饭饭大家都习惯拿着凉席(各家各户用麦秸做的席子)和蒲扇积聚在村里的街道上纳凉,聊天,看星星,两三个小时后在回家睡觉,也有的干脆就睡在了街道上。
聊天的内容当然包括各种各样的故事、传奇、神话、村里的历史、老一辈人的故事,不然漫漫长夏怎能度过,其中什么女郎织女、九龙玉杯、慈禧陵墓被盗,月明珠故事、金元宝,焦状元(焦竑,这个地方的焦氏祖先)故事等等比较多,村里的典故、老一辈人的故事比较少。
但说起村里的老一辈人的故事,很多老人都很激动,滔滔不绝的说起偶村出来的一个大官(解放之前可能在部队成了团长,后跟随部队再也没有回来过)。
老人的名字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和偶爷爷是同辈永字辈。村里的老人说起他来时,都说这孩子很可怜,从5岁起因为疾病父母先后去世,成了孤儿,被大伯伯家收养,但婶子很厉害常常虐待他,不给吃不给穿,让其背着粪筐天天到外面捡拾牛粪,十多岁后忍受不了自己流浪在村里,偷吃地里的地瓜玉豆、谁在村里场里的柴草垛里。
有一年从村里来也一小队人是国军来拉壮丁,这个苦命的孩子听说能吃上饭就跟着走了,几年后领了3、4个人又来到村里招兵,这次成了红军,乡亲们问他,他说红军好,对老百姓好,于是投靠了红军。可是在村里乘凉的老人在说到这里时有了不同意见,有的说是其所在的部队和红军打仗,北红军俘虏了,为了活命投降到了红军。不管怎样,反正那时其到村里招兵就是说自己是红军。
再起向村里同龄大的乡亲们吹嘘了一通后,说吃饭不用愁了,有人给咱们做,到了饭点的时候就能够吃上饭,于是好几个年轻的后生跟着去了。好景不长,走了一两年后国军来到村里,找红军的家属,沾亲带故的都起了大亏,很多被杀了的。村里人恨死他们了,因为村里成了通共村,国军和一部分地痞流氓常常到村里骚扰,说看有没有共军嫡系,来到之后除了打人就是抢东西,大家都说是这个娃害了村里。
有几年日本人来了,村里的老人说到这里,对日本人的仇恨倒闭国军少很多,很多乘凉的老人大体一致的说法是,日本人不怎么坏,只要你不招惹他,他们并不到村里打人也不抢老百姓家的东西,村里东面2里路左右有一个小山叫东平山海拔不到300米,一小堆日本军在哪里建造了碉堡,建碉堡的时候让周围的农村人干的,偶村好几个也去了,在哪里垒碉堡能吃到饭,也发大洋,其中乘凉拉呱的老人在哪里干过,说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把烧火棍(带刺刀的枪)搭载一起就像个柴火垛一样,也不留岗哨,但没有中国人敢拿,还说日本人也给小孩糖吃。。。总之大家的说法是日本人对待老百姓没有国军坏(主要原因村里出来几个共党分子)。
又后来这几个共党分子又潜回到村里,说什么带领大家把日本人赶跑,但是大家都不领情,反而怪罪他,因为正是他连累到村里,其中好几个因为他们几个亲戚被杀的的家里,对他们就像仇人一样。更甚者其婶子到日本人哪里告密,说村里来了几个共军要赶跑你们。日本人很快到了村里,几个一块来的被日本人抓着了,这人跑的快,躲在了小时候流浪村里时的一个秘密场所,躲过一劫,从此没了音讯。
日本人赶跑后,其来到了日照县,派到了偶的乡里领导土改,对待地主、富农、中农特别狠,特别是村里的几个富户,被其整的很惨,乡里有一个被人们游街活活的用石头打死了。其婶子和大伯也不好过,被游街批斗,说欺负贫农、赤农,大伯忍受不了最后上吊死了,婶子跟着一个邻村被批斗的富农闯东北去了。
再后来其成了什么领导干部,随着大部队走了,再也没有回这个村。
这就是偶听到的真实的偶村的一个老红军的故事,与我们想象的差距太大,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差距太大,好多人无法接受,当然偶是听村里的老人夏天乘凉时说的故事,其是否真实,是否怀有私恨,偶不得而知,不过村里乘凉的老人好几个,其说法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