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是电动机的转矩特性造成了这种情况,Y系列电动机的转矩特性曲线是从起动转矩(约为额转矩的2倍)开始,向最小转矩(额定转矩的0.8倍左右)过渡,然后向最大转矩(也为额定转矩的2倍左右)爬升。目前许多资料上都没有提到最小转矩,只有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中,才有“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保证值应符合表 的规定。”表中最小值是0.8最大1.3。
可见在额定电压下最小转矩都可能小于额定转矩,在降压情况下则更小。这就是刚起动能转起来,但几秒后就堵转了的原因。这说明起动时的负载还是太重。
引用 刘志斌 的内容:
1、wanggq 的图,从原理上讲是错误的;
2、在低电压下,电机产生同样的转矩、转速较额定电压时需要更大的电流;
刘志斌在顶楼的图其原理上才是错误的!
刘志斌的“2、在低电压下,电机产生同样的转矩、转速较额定电压时需要更大的电流;”是张冠李戴!
同一电机在不同电压时所对应的“转矩-转速”曲线不是同一条曲线,两个不同幅度的电压所分别对应的两条曲线只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只能出现在“转差率” s = 0 的点上。决不可能在其它的任何一点上出现刘志斌说的“同样的转矩、转速”!
同一个绕组在相同电磁环境下,其“等效阻抗”是相同的。在相同的“等效阻抗”前提下,流过绕组的电流与外施电压成正比!这个结论是由欧姆定律得出的。
引用 刘志斌 的:
3、所以,电机切换到额定电压时,电机的电流是减小的,当然没有什么冲击电流!
“星 / 三角启动”过程中,不管在哪一个非零数值的“转差率”所对应的速度下从星形接法切换到角形接法时,施加于电机相绕组上的端电压由58%幅度的电压切换成100%幅度的电压的这一瞬间。对于这一瞬间的相绕组之“等效阻抗”来说毫不例外的会出现电流上升约√3 倍的这一现象!这是客观规律!它不决会顺着刘志斌的主观愿望而改变!
只能说:当负荷很轻,且切换点选择在很接近“额定转速”所对应的“转差率”时,这个冲击电流的持续时间会非常的短暂而已!本来切换点就选择在非常接近“额定转速”的转速上,再加上这电压提高√3倍,电机的转矩提高3倍,电机转速就一下子冲过了额定转速使转差率陡然下降而导致电流的减小。请注意:这个“电流减小”是在“第2次电流冲击(尽管冲击非常短暂,但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之后才发生的事件。
但对于那种负载“反抗转矩”随转速上升而明显增大的这类负荷来说,从临界转差率到额定转差率的这段过程中,拖动电机带着负荷在1/√3幅度的电压下是很难快速提高转速的。所以要及时把绕组上的电压提高到“全额电压”!在这样及时切换的情形下,这个切换所引起的“第2次电流冲击”的持续时间就比较长一些。这也是很平常的、见惯不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