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双目视觉测距系统,验证了系统在测距领域的可靠性,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软件架构
软件基于 NI 公司的 LabVIEW 工程可视化编程软件构建,实现功能及方式如下:
图像处理:具备图像旋转功能,可保证匹配初始阶段两幅图像理论上无旋转角度,降低匹配时间;支持图像查找、提取,还能通过屏幕 ROI 拾取方式进行图像 ROI 拾取,获取 ROI 区域像素值 x 和 y 像素差,为测距提供基础数据。
图像匹配:采用灰度值金字塔算法,该算法以归一化相关度为核心特征,分学习和匹配阶段。学习阶段从模板图像获取灰度值和边缘梯度信息并暂存;匹配阶段从被匹配图像获取灰度值,以从粗到细的方式,先在低分辨率图像上搜索得到粗匹配位置,再在高分辨率图像上精确匹配,同时可调整角度范围、匹配次数、最小对比度等参数优化性能。
参数设置与显示:可设置相似度阈值(低于该值则匹配未成功),显示图像匹配相似度值(0-1000,0 为不匹配,1000 为完美匹配),还能单独显示手动选取的图像 ROI 及 ROI 匹配簇(以像素坐标表示,初始零点为图像左上角角点)。
硬件控制:包含立体视觉工作台(步进电机控制程序),通过 LabVIEW 中编写的立体视觉平台子 VI 控制相机平移,可操纵步进电机在任意位置停止以进行拍摄。
测距计算:利用图像匹配获取的视差数据,结合双目相机内参矩阵和外参矩阵,依据推导的几何关系公式(如深度计算公式 Z = fT/(d×pixelsize)),计算空间点的理论三维坐标及深度信息,实现障碍物测距。
架构优势
高效匹配:采用灰度值金字塔算法,通过减小图像和模板大小,以从粗到细的匹配方式,显著减少冗余计算,提高图像匹配速度,同时利用归一化像素灰度值作为特征,确保不遗漏信息,适配复杂纹理或密集边缘的模板匹配。
功能集成:在 LabVIEW 平台上集成了图像处理、匹配、参数设置显示、硬件控制及测距计算等多种功能,形成完整的测距流程,无需多软件协同,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操作便捷性。
精度可靠:实验表明,在特征点清晰、纹理复杂度较高的 ROI 区域,误差率约 2%,特征点模糊、纹理复杂度较低区域误差率约 5%,图像匹配相似度约 900,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保证了测距精度,且可提前消去 0.5pixel 的系统像素误差,进一步提升结果准确性。
可视化强:LabVIEW 具有工程可视化编程特点,软件程序前后面板(如操作界面、程序框图)直观,便于工程师操作、调试和维护,能清晰查看实时数据、匹配结果及硬件控制状态。
待提升点
纹理适配:当前系统在无纹理或弱纹理区域(如墙面)匹配难度大,相似度值低于 900,误差率明显偏高;对于灰度值相差不明显的物体(如多个小蓝盒子),匹配误差率也较高。需优化算法,增强对无纹理、弱纹理及灰度值相近物体的图像匹配能力,例如引入更多特征提取方式,结合纹理、颜色、边缘等多特征进行匹配。
误差控制:实验中出现过一组匹配相似度为 614 的偶然误差,虽判定为 ROI 区域选择不当的操作失误,但也反映出系统在操作容错性上的不足。可增加 ROI 区域选择辅助功能,如智能推荐合适 ROI 区域、对选择的 ROI 区域进行合理性判断并提示,减少操作失误导致的误差;同时,随着相机间光心距 T 增加,误差率随之上升,需研究光心距对误差的影响机制,通过算法补偿等方式降低其带来的误差。
场景适配:目前实验仅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使用普通常见物件作为标志物,场景较为单一。未来需在更多真实复杂场景(如不同光照强度、天气条件、道路环境)下进行测试,根据实际场景问题优化软件,提升系统在多样化实际场景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以更好地满足车载系统等实际应用需求。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