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月底,烟花三月下扬州,嗯,但是没到扬州,到了扬州附近的一个苏中小城,一个著名的民营上市公司,一个制造企业。
为了能掌握实际需求和开展自己的工作,去了一趟车间现场,几千台(好吧,两千以上)密密麻麻规规整整一眼望不到头的加工设备,依靠机器人进行物料搬运和上料和下料,车间里愣是没有看见一个操作工人或管理人员,而整个车间24小时持续运行。
从自动化角度已经完全的无可挑剔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似乎其中的设备都是他们自己做的,也似乎他们所达到的工艺水平世界领先或先进,最起码是头部企业。这种建立在掌握核心工艺基础之上的智能制造案例,是我比较欣赏的。最起码,看起来没有走弯路。企业决策背后的故事我不清楚,但能感觉到这是一条正确的智能制造实践案例,最起码适合他们自己,既做大了又做强了。
数字化的范畴很广,高度自动化的大规模无人车间,必然也有很多数字化支撑的影子,尤其是蕴含产品工艺研发成果的知识,应该是沉淀在工艺设备中了,自动化的运行倒还在其次。这些知识的沉淀与物化应该是数字化转型中一种最为典型与核心的体现。润物细无声,才是真正的大巧不工。
这个企业并没有建立传统的制造执行系统,而是结合车间的需要,建立了结合执行的自动的物料周转追溯系统,并自然而然的实现了对于生产进度的实时把握。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我认为抓住了重点。
如此大规模的制造集群,这个企业也在持续建设大规模的机床联网和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海量制造装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后续基于这些数据和产品质量状态的关联与挖掘的利用,应该对于制造工艺的持续优化与完善将发挥极大的作用。这个我认为也是抓住了重点。
实践出真知,现场有神明。这些企业的运作,针对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企业,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所演绎出的案例,远远不是所谓的智能制造宣传可以比拟的。
很多时候自己都在琢磨一个问题:我们很多所倡导的所谓先进制造模式,是先于实践出现还是对于实践的一种后知后觉?恐怕从源头或现象上来说都是实践先于理论的。但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内因占主导地位的,假如没有智能制造的提出,我们的工业水平可能自然而然也发展到了类似“机器换人”的程度,对于企业来说,鞋子舒不舒服自己是最清楚的,企业该如何发展?这些实践者最有发言权,同时也最有决定权。正如智能制造的落脚点是制造一样,铺天盖地的宣传或者所谓的主导,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吗?
来源:微信号 智能制造随笔
作者:王爱民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