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慧灯杆发展迅猛,上海综合杆也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由新华网转载的一篇采访报道,听听专家们分享上海综合杆的想法。
郝洛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郝洛西博士
杨赟: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室内照明设计所所长杨赟博士
记者:流光溢彩的夜景,是上海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名片。从上世纪的“内光外透”工程到由静而动的外滩灯光,以及各大型活动中的灯光秀,灯光一直是上海的强项,但实际走访发现,似乎仍有不少未顾及的细节问题。
郝洛西:城市灯光不只有景观。特大城市历来非常重视地标区域的景观灯光,形象打造也是需要的。但纵深向腹地,居民区、小路、弄堂深处甚至小区内部,也是城市照明的一部分,这部分功能需求的关注度目前还不够。
比如视觉的舒适度,夜晚的安全度,老人、小孩出行的便捷度,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等,这些维度同样需要重视。
记者:从城市整体来看,如何评估灯光工程?
郝洛西:上海这么大,不可能每一个空间的光环境都打造得如此丰富,如居住区主要满足出行、散步的需求,商业区主要满足夜经济的消费需求,中心城区地标如外滩、陆家嘴等功能层次更加丰富,还肩负着向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使命。不同区域诉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杨赟:近年出台的《上海市景观照明总体规划》正是想统筹全市的夜景布局,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建筑的亮度、色温、是否可以动态照明、彩光应用、光污染控制等全方位进行统筹。
其中有不少亮点,如“控制景观照明总量”,总体布局“一城多星,三带多点”,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禁设景观灯等。各区也有自己的形象展示空间,可规划夜游线路,打造代表性景点。
然而从规划设计到落地,有一个迭代更新的过程。
记者:另一个难处是,对于灯光,不同人群需求不同,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角度也不同,发生矛盾究竟该怎么办?
杨赟:精细化管理,从源头可以避免很多矛盾。
比如说监控补光灯,在少人区、慢行区、车行区,不同道路和不同界面,应该制定不同的标准,而非一个样。车行区还能细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但别说补光灯这个新事物,目前已有分级标准的功能照明,后续维护和管理上依然没有精细化分类。
记者:随着“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概念深入人心,灯杆的重要性已经不只是“照明”。
杨赟:上海在做架空线入地工程,多杆合一。灯杆作为强弱电设备载体,可集成摄像头监控、环境监测、交通指示、信息反馈等功能,国外还有地方用作充电桩。未来,它将成为一个集成平台,可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智能整合,有无限可能。
下一步,合杆工程朝智慧化、数字化方向升级迭代是大势所趋。灯杆可能不再是灯杆,而是一个基础载体、城市智慧的节点,从数据采集、检测、发布到反馈,所以它的位置布局和线路优化不能仅从“灯”的角度考量。
而且,每5年城市灯光就需要更新和微调,随着城市发展变化而变化。比如近期提出“五个新城”规划和建设,那么夜间灯光规划对新城就显得尤为重要,背后涉及人流出行方式、形象展示区域、重点景观功能考量等要素。
目前,灯的精细化管理,已经多头而复杂,未来的智慧“合杆”,从硬件整合到软件整合,更需要顶层设计,难度更大。包括集成哪些智慧内容,涉及哪些管理部门,部门之间如何协作、管理与维护,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复杂流程和系统,考验每座城市的治理能力。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