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牌收音机(图) 点击:920 | 回复:0



研讨会宣传员_3259

    
  • [版主]
  • 精华:3帖
  • 求助:110帖
  • 帖子:1927帖 | 14403回
  • 年度积分:102
  • 历史总积分:64749
  • 注册:2020年3月27日
发表于:2016-10-09 12:27:29
楼主

  20世纪70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枯燥,看一场电影也是奢侈的事,得跑几十里路。那个年代,谁家安一个广播喇叭就让人瞧着眼热,喇叭里播放的评书、歌曲节目常引得左邻右舍的人挤满了屋子。

  那时流行“三转一拧”,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拧是收音机。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女方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三转一拧”。这四大件加起来也就600多元,可那时人们的收入低,经济拮据,能拿出600多元的也没多少人家。

  我当时在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布连河公社工作,月工资只有32元,我与妻子结婚时,也遇到了这个难过的门槛。妻子倒也开通,体谅我的家庭境遇,四大件减半,只要一台缝纫机、一台收音机,理由是:妻子会裁缝手艺,为别人做衣裳能挣钱补贴家用,她听戏听歌入迷,收音机是她的最爱。这条件也不算太高,我点头答应了。

  当时“三转”供不应求,还是凭票供应,我好不容易搞到了一张缝纫机票,还没有买上当时时兴的蝴蝶牌缝纫机,买了一台燕牌缝纫机。收音机十分稀缺,从公社到旗政府,我没少跑路,也没少托人,直到婚期临近买收音机的事儿还没着落。婚期的前一天,我硬着头皮去妻子家摊牌,妻子满腹的不情愿,但在我保证结婚后给她买一台最好的收音机的承诺下,也只好让步。可谁知这句承诺竟过了十年才兑现。

  婚后的头一两年,我每月挣的32元工资除了日常开销还得还债,所剩无几。妻子常去有收音机的人家听戏听歌,看她那着迷的样子我为自己的失信常感内疚。婚后第三年的春天,妻子对我说:“靠工资买收音机是没指望了,再寻点儿生财的道吧。”她让我花了8元钱买回一头小猪,指望猪长大卖了钱买收音机。妻子养小猪比现在人们养宠物还下辛苦,经过六七个月的精心饲养,看着小猪一天天长大,她的脸上常流露出憧憬和期盼。十个月后,我们把这头猪卖了,得到100多元,满以为这回能买收音机了。可谁知岳父得了重病,一头猪的钱全给岳父付了医药费,这是尽孝,妻子情愿,我也支持。

  第二年,我们又养了猪,这年女儿出生了,妻子身体瘦弱,奶水不足,女儿饿得哇哇直哭,我的工资和卖猪钱差不多都买了奶粉。后来,有时妻子说梦话也念叨着收音机,醒后她的脸上总是流露出无奈。但我和妻子都充满信心,相信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一定能够买上收音机。

  转眼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妻子承包了十几亩土地,当起了名副其实的农妇,田地里也有了不少收入,我的工资每月也涨了十几块。那年10月份,供销社进回了3台三波段的春雷牌收音机,标价88元,想买的人多,我立即跑到供销社缠着供销社主任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如愿以偿。那天,妻子春风满面,小心翼翼地把收音机放在小木柜上。我们早早吃完饭,高兴地打开收音机收听广播,收到戏曲节目,妻子竟跟着哼哼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年代。

  每天晚上,收音机招来许多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常常很晚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妻子为他们递烟倒水,毫无怨言。这台收音机一直陪伴我们过了十几年,直到家里买回了彩电,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是,它在我和妻子的心目中它仍占有一席之地,没受到冷落,妻子用一块色调好看的花布苫盖着收音机,还时常擦拭一番。直到现在,这台收音机仍摆在显眼处,成了屋子里的美丽装饰物。文/石厚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