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正式宣布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这个从规划之初就吸引了全世界聚焦的超级工程,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工程总长55公里,集桥、岛、隧为一体,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综合考虑通航需求和航空限高,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预计2017年年底,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现在的水路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至20-30分钟,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
“海运仓内参”(ID:hycplb)注意到,港珠澳大桥最初的设计方案并非如此,有关在珠江口东西两岸建设大桥加以连接的设想,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
1983年,香港的建筑师胡应湘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构想,大桥的建成将对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之间大大提升交通便利和其他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在交通方面,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珠江西岸的珠海、澳门和东岸的深圳、香港的发展备受外界关注。但由于自然条件、交通、市场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珠海的经济增速逐渐落后于深圳。1980年至2001年22年间,东岸深圳、东莞两市GDP总量增长了261倍,而西岸珠海、江门、中山三市仅增长了47倍。在一些当地官员和学者看来,深圳距离香港近,是它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因此,修筑一座链接香港的跨海大桥,成了珠海人的梦想。
红色的路线就是最初规划的伶仃洋大桥
这个设想就是伶仃洋大桥。在“海运仓内参”(ID:hycplb)小编读中学的时候,当时的中国地图上还画有规划中的伶仃洋大桥。它将连接香港和珠海,由香港屯门区烂角咀,经过内伶仃岛、淇澳岛,到达珠海的金鼎。为了呼应这个规划,珠海市甚至修建了一座淇澳大桥,作为伶仃洋大桥的珠海段。
不过,经过多方讨论,这个计划被搁置了。加上后来香港的青屿干线、青马大桥通车(可以直接开车去大屿山),伶仃洋大桥的方案被置换成连接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起点从屯门变成了大屿山,珠海段的淇澳大桥也不在新规划之内,改成在珠海、澳门东面的海域上兴建人工岛。
值得注意的是,港珠澳大桥没有连接深圳一端,这个方案从规划之初曾遭到了争议。所谓的“双Y型”方案将让大桥东北端设置在深圳,而“单Y型”方案则主要惠及珠海、澳门。作为补充,国家规划了深中通道,深中大桥连接了深圳和中山,它和港珠澳大桥一起形成了珠江口的环形路网。
“海运仓内参”(ID:hycplb)注意到,港珠澳大桥不是全部都在海面上的,也有隧道部分,还建有人工岛。其中,位于珠海拱北湾南侧的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
据了解,大桥建成后,珠海、澳门两地的口岸均设在这座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币的人工填海筑成的“人工岛”上。
大桥的隧道入口
最令人惊叹的是,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可以使用120年,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在世界桥梁史上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建筑。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