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再走粗放式增长道路,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亟须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加速发展煤层气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面对中国能源现状,权威人士认为,尽管我国煤炭的资源储量较大,但由于我国煤炭的地质条件很复杂,开采难度很大,煤炭资源其实已经不堪重负,必须发展非煤能源。因此,加速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将在能源、安全、环境三个方面产生巨大的战略效益。
煤层气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于非常规天然气,是洁净、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国自1980年开始探索煤层气产业发展以来,经历了探索、起步、突破3个阶段,20余年间,煤矿区煤层气抽采技术不断突破,事故率显著降低,抽采量稳步增长,利用量逐年上升。2011年,全国煤层气实现总产量115亿立方米,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全国共钻地面煤层气井近10000口,利用量也从2005年的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58亿立方米。
据专家研究,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丰富,可供近期开发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7万亿立方米。据对煤层气开发利用趋势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为我国节约9484万吨原煤,相当于一个亿吨矿区的年产量;节省1537千瓦时电,相当于1.5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节省4538万吨油,相当于大庆油田年产量。
发展清洁能源离不开政策扶持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产业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处于高速发展起步的关键时期,而按照我国现行的扶持政策,多数地区煤层气难以实现经济开发,同时,目前国资委对各企业的考核标准仍然以企业利润为主,这对我国开展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带来了一定影响,企业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动力不足。因此,亟待突破相关政策瓶颈,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产业发展潜力。
专家认为,我国应大力扶持、长远规划,推动新能源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为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以德国为例,政府制定清洁能源发出来的电和燃煤发出来的电的价格不一样,比如清洁能源发出来的电1欧元/千瓦时,火电是0.5欧元/千瓦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该国国民的支持下,市民主动购买清洁能源发出来的电,有关部门把这部分电费返给清洁能源发电公司,从而推动了清洁能源健康发展。
“我国应向欧洲学习,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权威人士说,“更重要的是,发展新能源行业不能过于看重短期利益。”他以美国为发展页岩气技术为例,强调政府应当着眼长远。美国在发展页岩气技术初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当时,企业为降低成本,在开发页岩气的时候消耗了大量地下水,在这一阶段,政府禁止环保部门介入。3年后,页岩气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企业通过技术攻关,用氮气取代了地下水,最终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应着眼长远、提前规划,营造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依靠科技创新调整能源结构
能源结构的调整,必须通过科技的自主创新才能实现。
转变能源结构的关键在于转变目前过分依靠煤炭的格局,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核电、煤层气为代表的新能源。而我国煤层气地质条件复杂,单靠引进技术难以全面解决煤层气开发的难题,需要国家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产业较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指出,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可以加大勘探的力度。我国地质复杂,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解决。美国在非常规能源领域较为领先,页岩气、页岩油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如果我国加大科学研究,切实做好我国地质勘探工作,预计到2030年,我国非常规能源总量将突破3000亿立方米,将有效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权威人士还特意强调了特高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目前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取得突破,是科技创新的成功典范,是我国当前国情下,推动环境保护、降低污染的有效途径。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的突破,为煤炭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推动我国能源供、输格局深入调整。“解决煤炭的问题,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非煤能源,另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让一流科技水平的煤炭基地开足马力,就地开采,就地发电,用特高压输送到缺电的地方。这样,就地开采带来环境破坏能够就地治理。”专家说,“当煤层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能实现就地发电。这项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改变目前每个城市都发展火电带来的大面积污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