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点击:397 | 回复:0



liuzhq

    
  • 精华:14帖
  • 求助:0帖
  • 帖子:175帖 | 2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893
  • 注册:2008年4月14日
发表于:2008-06-09 10:15:10
楼主
一、 概述
自1949年至1996年,我国发电设备和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累计生产发电设备203.560MW,变压器210.903万KVA;至1998年底为止,中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7亿KW,一举跃为世界第二位。现在,用电紧张已彻底缓解,开始出现电量供应大于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他们除对电能需求量成倍增加,也要求高的供电质量及高的供电可靠性。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服务设备也不允许连续停电。
由于我国电力建设长期以来的“重发、轻供、不管”。电源与电网投入比例失调,致使配电网设施落后,城乡居民供电线路损耗高、电费高、电压跌落大,且供电极不可靠。因此国务院决定1998年—2000年三年时间投资近2600亿,(其中城网1200亿,农网1400亿)。对城乡电网进行大规模改造,尤其是改造配电网,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使电能合理分配,供电可靠性达到99.9%。

二、配电自动化内容
通常把变电、配电和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MS系统(即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MS),图1示出了配电自动化和管理系统的内容。
因此,配电自动化包括进线监视,开闭所、配电变电站自动化(Substation Automation——SA),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及变压器巡检、无功补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另一组成部分是需方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配电自动化DA(Distribution Automation)与配电管理系统DMS(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密切相关。
一般,馈电线自动化包括柱上馈电线自动化和电缆馈电线自动化。
配网馈线自动化主要功能包括:
● 远方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
● 远方实时监视馈线电流、电压;
● 自动判别故障及故障定位;
● 自动实现隔离故障段;
● 自动恢复对非故障区域供电;
● 馈线负荷重新优化构置;
● 馈线开关的远方合闸、分闸操作;
● 提供馈线开关的动作次数、事故记录、负荷记录等报告。
概括地讲:配电自动化是在实时方式下,在当时或在远方对配电网进行数据采集、控制、调节和故障定位技术。

三、配电系统一次结线例
1.辐射供电模式(图2)
图中B、C、D、E是电压——时间型分段器。其中B、D、E的x时限整定在7s;C的x时限整定在14s、y时限整定在5s。A是断路器。
当C段发生永久性故障,断路器第二次重合,B、D、E分段器依次自动合闸,而C分段器已闭锁、处于分闸状态,故隔离了故障区,对非故障区恢复了供电。
2.双侧电源供电模式(图3)
图中A、B、C、D、E重合器。
正常情况A、B、C、D处于合闸,E处于分闸;L1、L3由S1供电,L2、L4由S2供电。一旦L1段发生永久性故障,则重合器A、B分闸,隔离故障段;重合器C、D、E合闸,完成S2向L2、L4、L3段供电,即保证3/4的线路供电。
3.采用四单元环网开关柜一次结线(图4)
四单元环网开关柜配置四台具有远方操作和就地操作(由电动操作机构完成)的负荷开关。正常情况下,A、B、C、D处于闭合状态,E处于分断状态,L1、L2由S2供电,L2、L4由S2供电。一旦L1~L4中任何一段发生永久性故障,环网供电都能保证3/4线路正常供电。

四、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
1.全重合器(图5)
采用具有切断短路电流能力的重合器作为馈线分段开关。重合器的重合次数、保护动作时间经过整定,例如A、C分闸电流为800A,分闸为一快二慢,失压3s后分闸闭锁;B、C分闸电流为500A,备用值240A,分闸二慢,失压10s后电流切换到备用值,动作转为一慢(一次分闸闭锁);E分闸电流400A,分闸一慢,失压15s后合闸。
如果在L2线段发生永久性故障,A重合失败 A保护延时分闸,L2、L3失电 B失电延时分闸 E检测到一侧失电延时投入 L3段负荷转移到S2电源。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通讯手段,利用重合器多次重合及保护动作时限配合来实现故障自动隔离、自动恢复供电;如果分段增多,会造成保护级差配合困难,且分段越多,隔离故障、转移负荷时间越长,故自动化程度不高。
2.就地智能控制(图6)
馈线分段开关采用配电动操作机构及FTU馈线智能终端的负荷开关或环网柜,通过Peer to Peer通信,FTU把故障后开关状态及记录信息传送到邻近开关的FTU,识别出故障段并隔离故障,自动完成恢复供电。
它的特点是:分段开关采用负荷开关,故一次设备投资少,为了实现故障自动隔离,必须配置FTU智能终端及它们之间的通讯。在技术上较采用重合器的方案要先进,它是集中远方控制的过渡阶段。
3.集中远方控制(图7)
图中A、B、C、D、E是负荷开关,出线断路器在变电站S1和S2中。这是一种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控制方式。如L2段发生永久性故障 变电所CB1保护动作,且重合一次不成功 配调中心计算机查询故障线路上各个FTU的状态
配调中心识别故障发生在L2段 配调中心遥控发出命令使A、B开关分断,E开关投入,完成自动恢复供电。
特点:电动控制的负荷开关一次设备和FTU智能终端,增加配调中心站,配调中心与每个分段开关的通讯是主——从通讯方式,故障隔离操作由配调中心遥控方式一次完成,它是分布式FTU的集中智能控制。可以实时监控馈线运行工况,具有四遥功能,技术上是一种先进的馈线自动化,它主要用在市中心繁华区或高技术新开发区等。

五、馈线自动化的通信及通讯规协
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具有强有力的通讯手段,完成对远方设备的运行情况信息的采集,完成控制中心对分散的众多FTU的远方操动,它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关键。通讯方式目前有:配电线载波、电话专线、现场总线、RS—485串行接口、无线、光纤等。
配电线载波:传输媒质是配电线,传输速率50~300bit/s,在传输距离小于10KM范围,可完成配电中心对FTU的通讯。
电话专线:传输媒质是公用电话网,传输速率300~4800 bit/s,具有较长传输距离,可完成配电中心与FTU的通讯。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Field bus)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通信网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完成配电中心与FTU之间的通讯.常用的现场总线有CANBUS(Controller Area Network)、PROFIBUS(Process Field)、LON WORKS(Local Operating Networks)及FF BUS (Fundation Fieldbus)等。其中Lon works由美国Echelon公司推出,并由它与摩托罗拉、东芝公司共同倡导,于1990年正式公布,Lon works网络协议开放,支持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介质;Lon works的帧采用变长度(0~228byte),最高传输速率达1.25Mbit/s;Lon works传输距离可达2.7KM(〈78Kbit/s);Lon works网的节点可达3200个;Lon works的核心采用NEURON芯片,其中含有三个8位CPU,可完成OSI的全部七层协议的功能。
RS—485总线:它是改进的标准串行接口,RS—485采用双绞线传输信号,可支持64~256个发送/接收对,最大传输距离为2.5KM(〈9600bit/s),最高传输速率为2.4Mbit/s,它的功能和安全能满足输入——输出隔离、防雷出、低功耗等要求。
无线:传输媒质是自由空间,传输速率小于125Kbit/s,传输距离小于50KM。它不需要传输线,且可构成双向通讯,但存在频道资源的限制及无线电干扰等问题。
光纤:介质是多模或单模光纤,传输速率〈2Mbit/s,传输距离在(5KM~50KM)范围,它是一种高速率数据通讯网,具有高可靠、高抗干扰特性,其误码率达到10-9,远优于其它通讯方式。由于城市市区繁华地段,负荷密集,高楼林立,存在各种杂波干扰,这时不宜采用无线通讯技术,而光纤通讯,由于具有高速、高可靠、高抗干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