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1-19 11:02:00
楼主
从OSI网络模型的角度来看同,现场总线网络一般只实现了第1层(物理层)、第2层(数据链路层)、第7层(应用层)。因为现场总线通常只包括一个网段,因此不需要第3层(传输层)和第4层(网络层),也不需要第5层(会话层)第6层(描述层)的作用。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现场总线仅仅定义了第1层、第2层(见ISO11898标准);实际设计中,这两层完全由硬件实现,设计人员无需再为此开发相关软件(Software)或固件(Firmware)。
同时,CAN只定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没有规定应用层,本身并不完整,需要一个高层协议来定义CAN报文中的11/29位标识符、8字节数据的使用。而且,基于CAN总线的工业自动化应用中,越来越需要一个开放的、标准化的高层协议:这个协议支持各种CAN厂商设备的互用性、互换性,能够实现在CAN网络中提供标准的、统一的系统通讯模式,提供设备功能描述方式,执行网络管理功能。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网络中每一个有效设备都能够提供一组有用的服务与协议。
通讯描述(Communication profile):提供配置设备、通讯数据的含义,定义数据通讯方式。
设备描述(Device proflile):为设备(类)增加符合规范的行为。
全文这里下载[url=http://down.easy-plc.com/soft/show.asp?id=255]http://down.easy-plc.com/soft/show.asp?id=255[/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