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痛点:控制孤岛下的工艺瓶颈
某大型金属选矿厂对其核心选矿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其主控制系统采用了性能卓越的汇川PLC,基于高速的EtherCAT总线,旨在实现对给矿量、水量、药剂添加等关键参数的精确控制。然而,产线中至关重要的球磨机及其配套的给矿机、润滑站、高压启动柜等设备,其驱动与控制大量使用了支持CC-Link IE TSN协议的三菱或同类伺服驱动器与远程IO模块。
项目面临的核心痛点如下:
1. 控制网络异构:汇川PLC的EtherCAT与球磨机子系统的CC-Link IE是两种不同的高速实时以太网协议,无法直接通讯,形成了“控制孤岛”。
2. 协同能力缺失:主控PLC无法根据矿石硬度、粒度的实时变化,动态、精细地调整给矿机伺服的速度和球磨机的转速。这导致磨矿过程存在“过磨”与“欠磨”现象,产品粒度分布不均,既浪费能耗,又影响后续浮选环节的回收率。
3. 数据采集盲区:球磨机筒体振动、轴承温度等关键工艺与设备状态信息被困在CC-Link IE网络中,无法上传至基于EtherCAT的上位管理系统,制约了基于数据的预测性维护和工艺优化。
为解决上述痛点,我们引入了捷米特JM-ECT-CCLKIE协议转换网关。这款产品不仅是一个工业网关,更是一个集成了数据采集器和边缘计算网关能力的智能网关。
网关功能简介:
高速协议桥接:作为EtherCAT与CC-Link IE TSN之间的双向翻译官,网关在硬件上集成双网口,在协议底层实现数据帧的高速、无损转换。
角色无缝集成:在EtherCAT网络中,它作为从站,被汇川PLC主站识别和周期性地访问;在CC-Link IE TSN网络中,它作为智能设备站,与球磨机子系统内的伺服和IO模块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精确数据映射:通过直观的配置软件,工程师可以轻松地将汇川PLC的过程映像区(如输出映射区)与CC-Link IE网络中的伺服目标转速、启动命令等软元件进行关联;反之,将伺服的实际转速、转矩、报警代码等映射回汇川PLC的输入映射区。
边缘预处理:作为一款边缘计算网关,它可以对采集自球磨机子系统的振动、温度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如计算有效值、判断阈值并生成预警信号,再上报给主PLC,极大减轻了主站的控制负荷和网络带宽压力。
1. 硬件连接与拓扑重构
2. 软件配置
汇川侧:在汇川AutoShop编程软件中,通过导入捷米特提供的ESI (EtherCAT Slave Information)文件,将网关添加为EtherCAT网络中的一个从站设备,并配置其过程数据(PDO)的大小,如设定64字节输出(控制命令)和64字节输入(状态反馈)。
CC-Link IE侧:在三菱或其他支持CC-Link IE的配置软件中,将网关设置为智能设备站,并分配其对应的软元件地址范围(如RWr/RWw各64字节)。
网关侧配置:使用捷米特的配置工具,建立精确的EtherCAT PDO与CC-Link IE软元件之间的映射表。例如:
输出映射:汇川PLC输出区的第1-4字节 -> 映射给 -> 给矿机伺服的速度指令寄存器。
输入映射:球磨机主驱动电机的实际电流值 -> 映射回 -> 汇川PLC输入区的第1-2字节;筒体振动传感器数据 -> 映射回 -> 汇川PLC输入区的第3-4字节。
本案例中捷米特网关所展现的跨协议协同控制与数据融合能力,在众多追求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的行业中具有普适性价值。我们重点推荐以下主流且高速发展的行业:
1. 锂电正负极材料生产:物料输送、烧结、粉碎、分级等工序涉及大量不同品牌的伺服和PLC。智能网关能实现EtherCAT与CC-Link IE等网络的互通,确保物料配比和工艺参数的绝对精确,是提升电池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2. 工业机器人集成工作站:工作站内机器人(常用EtherCAT)与周边输送线、视觉系统(可能使用CC-Link IE)的精准同步至关重要。物联网网关是实现它们之间微秒级同步、保障生产节拍和装配精度的理想选择。
3. 光伏硅片与电池片制造:拉晶、切片、丝网印刷、测试分选等设备来自全球不同供应商。通过工业网关统一数据流,是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与智能排产的基础。
4. 高端包装与印刷机械:对套色精度、张力控制要求极高。使用数据采集器和协议网关,可以整合多品牌伺服系统,实现更复杂、更精密的运动控制算法。
在工业互联网迈向深水区的今天,智能化的内涵已从单点设备的自动化,扩展到整个生产系统协同与优化的新高度。本项目成功证明,捷米特JM-ECT-CCLKIE这类专业的工业网关,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协议转换功能,它是承上启下的物联网网关、是赋能本地决策的边缘计算网关、是打通数据血脉的数据采集器,更是实现跨系统智能协同的智能网关。
它通过打破EtherCAT与CC-Link IE之间的技术壁垒,不仅解决了选矿球磨机的控制难题,提升了研磨均匀性与能效,更构建了一个开放、融合、智能的底层控制架构。随着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这种能够快速集成异构设备、释放数据价值的解决方案,必将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引擎,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工厂”奠定坚实的数字底座。
《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请与武工留言交流》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