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工业化有多难,才知道完成工业化进程有多伟大 点击:26 | 回复:0



lzg123123a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25-08-19 06:55:09
楼主

工业化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占据主导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过这个过程的国家,就算真正在世界国家之林中立足了。

按历史而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表现是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原有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而通过扩充产能,用工业生产代替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

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强国必经之路,也是无数国家追求的终极事业,因为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有了财富创造力,进而有成就国家崛起的实力。

正因为难度重重,真正实现工业化,进而抵达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在世界上并不多。

这不多的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搜刮掠夺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而能在二战之后完成工业化的国度,少到只有几个。

那么为何工业化如此难以完成?答案是陷阱太多,坑太大,还层出不穷!

这坑和陷阱有多少?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六点。

一:先天不足。

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也是无数国家向往的事业。

可先天不足却让无数致力于工业化的国家,在开始就选择了放弃,原因很简单,工业化需要资本、需要土地、需要市场,这三大项目任何单独一个,都是大难题。

首先从资本上看:有钱的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他们又不是圣母,即便需要投资也不会真心实意帮助受投资国发展工业化的,或许因为市场分工的需要,帮助了一段时间,可后续政策依旧会转变。在这点上,今日不少工业从国内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就是明证。

而且工业化最大笔的开销还不是投资,而是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可是大工程,人口少,经济实力差的国度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难度不是一般大,即便是人口最多的印度,看似国家实力不弱,工业化却一样在基础设施建设这块拖后腿,更何况无数还比不上印度的国家。

其次从土地上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适合工业用途的土地。

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的国家,在这点上几乎个个举步维艰。土地归属问题,土地分配问题,引发工业化土地的缺失,让无数国家面对高额的征地成本黯然退却。印度工业化搞不成,土地问题也是关键。

最后从市场上看:一个成规模的国内市场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的本质是用本国的工业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在进行对外出口,完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稳定且受到保护的本国市场,是开始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对刚刚启动工业化的国度而言,要是本国市场量级不够,往往意味着工业化的规模不够,规模不够意味着竞争力起不来,没有竞争力,工业化就会在外国商品冲击之下夭折。

于是,基于保护本国工业化诉求而进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就至关重要。没有保护的脆弱民族工业,遇见早已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竞争,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基于以上三点,在看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就能懂我们的稀缺了。

中国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三大先决条件几乎齐备的国度。

资金上看,我们虽然也缺资金,但咬咬牙也是可以应付的,建国后的完整工业体系建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

土地上看,经历过彻底土地改革的中国,几乎没有工业用地的困惑可以放开手脚大干。

市场上看,十多亿人的国内市场,足够支撑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WTO时候的各种谈判,各种条款限制,也为中国工业化保驾护航,做大做强赢得了时间。

三位一体来看,能有我们这样三大条件具备的国度,世界上可谓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这三大条件,就如硬指标一样,将很多国家挡在了工业化之外,除了这三大指标之外,要完成工业化还有很多陷阱等在后面。

二:工业化拦路虎之“资源诅咒”。

形容一个国家富裕最常用的词语有“地大物博”,这个世界上面积大的国家不少,物产丰富的国家也不少,比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欧洲的俄罗斯,还有澳大利亚都可谓地大物博,中亚的无数产油国更是天赋异禀。

可这无数国家,却没有一个工业强国,唯一工业强点的俄罗斯,还是吃得苏联的老本,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惨不忍睹。

为何咧?答案就是资源太丰富,进而影响了工业化。

当一个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多的时候,赚钱就变得相对简单,进而没了苦干实干的精神,随后陷入了资源陷阱,这如何体现,我们可以举个列子!

比如说,当一个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石油和矿产等高价格资源之后,都会陷入一个短期投资高潮和长期的工业增长缓慢。

短期投资高潮的发生,是因为大量的石油矿产需要投资产生收益,长期的工业增长缓慢是因为经过一轮投资之后产生的收益,足够这个国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了。

中东无数产油国就是如此!

他们在经过前期石油产能投资后,就能坐看油井产出无数石油,用黑色黄金换取的外汇过上幸福无比的高福利生活,高福利下孕育的人,又如何会关心工业生产?没了买不就够了吗?

中东产油国是这样,巴西、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产出大国也是这样。

于是,这样的国家就陷入了“资源诅咒”之中,靠着地下赋予的财富就能很好地生活,工业当然会萎靡不振。萎靡不振的工业,遇见了大量质优价廉的外国产品,本就没有竞争力的本国工业势必渐渐消亡最后没有了。

相反,资源匮乏的国度,往往能产生工业国,比如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就是如此。

这两个国家都是资源少,领土不大的国家,没有上天赏的饭吃,只能苦干实干弄工业化,反而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工业化。

所以啊,人穷更努力,只要肯干就更容易成功,对国家和个人而言道理其实都一样。

三:工业化拦路虎之“赶超陷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无数地区迎来了国家独立浪潮。

无数曾经的殖民地都成了独立国家!

一般而言,刚刚独立的国家都是朝气蓬勃,都是踌躇满志的。

他们急于摆脱曾经落后的样子,恨不得一口气建立起工业化,然后变成发达国家。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影响下,无数国家制定了好高骛远的国家政策,将所有的国家资源和人力集中在不切实际的高端制造业,尖端工业上去而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基础是否能承载这样的工业跃进。

,邳,霹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