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EtherCAT转EtherCAT网关的实践场景 点击:7 | 回复:1



无锡耐特森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2帖 | 35回
  • 年度积分:56
  • 历史总积分:250
  • 注册:2021年7月05日
发表于:2025-08-01 17:47:55
楼主

在纺织行业的现代化车间里,自动化设备的互联互通已成为生产效率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智能化生产需求的提升,设备间通信协议的多样性却如同一道隐形的屏障——一台德国进口的自动络筒机使用EtherCAT协议,而另一台日本制造的整经机同样采用EtherCAT技术,看似协议统一,实则由于设备厂商的私有化协议扩展,导致系统间无法直接对话。这时无锡耐特森的EtherCAT从站转EtherCAT从站协议网关便扮演着“通信调谐师”的角色,让原本各自为战的设备真正实现数据交响。

无锡耐特森EtherCAT转 EtherCAT网关拓扑专用图.jpg


这类网关的工作机理类似于纺织工艺中的“并条工序”——将来自不同设备的EtherCAT数据流重新梳理整合。例如在经编机集群控制中,网关会对经编机的伺服轴数据进行实时调度,如同智能织网般精准协调每根纱线的张力参数,网关技术催生了全新的生产模式。通过部署三层级网关架构:设备层网关实现6种异构EtherCAT设备的协议归一化;产线层网关完成12条产线的数据聚合;

EtherCAT转 EtherCAT网关1.png


协议转换网关带来的不仅是车间级的效率提升,更推动着纺织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广东某纺机企业的远程运维系统显示,通过网关采集的1,200台织布机运行数据,结合AI算法可提前48小时预测零件损耗,使设备维护成本下降17%。这种数据穿透能力,让新疆棉田的含水率检测数据可直接指导江苏纺企的车间温湿度设定,形成从棉纺到成衣的数字化闭环。

EtherCAT转 EtherCAT网关2.png


在全球化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协议转换网关更成为技术标准对接的枢纽。某跨国纺织集团通过网关实现中德两国生产基地的工艺参数互通,将新品研发周期从9个月压缩至5个月。这种跨越物理边界的数字织网,正在重新定义“纺织”的产业内涵——既是经纬交织的实体布料,更是数据流动的虚拟绸缎。




楼主最近还看过

程兴东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8帖 | 1630回
  • 年度积分:115
  • 历史总积分:58976
  • 注册:2019年9月25日
发表于:2025-08-01 19:01:45
1楼

谢谢分享

回复本条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