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在长三角某知名新能源锂电池设备制造厂,数十台服役超过10年的三菱A系列PLC(如A2USHCPU-S1)仍是产线控制核心。这些PLC稳定可靠,但仅配备传统的RS422编程口(俗称圆口)。随着工业4.0推进,企业丞需实现:
实时数据采集:上位机(SCADA系统)需毫秒级获取设备状态、工艺参数
人机交互升级:部署新款以太网触摸屏(如威纶通cMT系列)实现可视化操作
系统集成需求:与MES系统打通,实现生产指令下发与质量追溯
二、行业痛点
速度龟速:传统RS422串口通讯速率最高115.2Kbps,上传1KB数据需近百毫秒,无法满足实时监控
连接受限:串口本质是点对点通讯,无法同时连接上位机与触摸屏,需频繁切换线路
布线复杂:长距离通讯需额外转换器,易受干扰,故障排查困难
信息孤岛:老旧设备难以接入工业以太网,成为智能工厂数据链条的“断点”
三、解决方案
该企业引入捷米特JM-ETH-A 串口转以太网通讯模块,将其直接连接到三菱A系列PLC的编程口(RS422),瞬间将老设备升级为以太网节点。
产品核心功能解析(捷米特 JM-ETH-A):
原生兼容三菱A系:专为三菱A/QnA系列PLC编程口设计,无需修改PLC程序或硬件。
高速以太网接入:将RS422信号转换为10/100Mbps以太网,通讯速度提升数百倍。
多设备并发访问:核心价值! 模块支持TCP Server模式,允许多个客户端(如1台上位机 + 1台触摸屏)同时连接PLC,互不干扰。
协议无缝转换:透明传输三菱MC协议(3E/4E帧),上位机可通过标准Socket API或专用库(如MX Component)访问;触摸屏选择“三菱A系列以太网”驱动即可。
工业级可靠性:宽温设计(-25°C ~ 75°C),DIN导轨安装,支持看门狗防死机。
便捷配置:通过网页浏览器设置IP地址、端口号、协议参数,无需专用软件。
四、实施过程详解:
硬件连接:
关闭PLC电源,将JM-ETH-A模块通过专用电缆(如捷米特配套SC-09转接电缆)牢固连接到三菱A系列PLC的编程口
使用标准网线将JM-ETH-A接入工厂局域网交换机。
为上位机(工控机)、HMI触摸屏配置同网段IP地址。
模块参数配置:
用电脑浏览器访问JM-ETH-A的默认IP(如192.168.1.100),登录配置页面。
设置模块为TCP Server模式,端口号设为常用值(如 5002)。
配置与三菱PLC匹配的通讯参数(波特率、数据位、校验等,通常为9600bps, 7位数据, 偶校验, 1停止位)。
保存重启模块。
上位机(SCADA)配置:
在组态软件(如KingSCADA、iFix)中,安装或配置支持三菱以太网通讯的驱动
添加新设备,选择“Mitsubishi A Series Ethernet (MC Protocol)”。
输入JM-ETH-A模块的IP地址和端口号(192.168.1.100:5002)。
建立变量标签,映射PLC内部寄存器(如D100, M200)。
触摸屏(HMI)配置:
在HMI工程软件(如威纶通EasyBuilder Pro)中,新建设备
选择PLC型号为“Mitsubishi A Series (Ethernet)” 或 “MC Protocol (TCP)”。
同样填入JM-ETH-A的IP和端口(192.168.1.100:5002)。
编辑画面,关联PLC数据点,实现状态显示、参数设置、启停控制。
联调测试:
确认上位机能实时刷新PLC数据,历史趋势记录正常。
测试触摸屏操作PLC(如启动设备、修改参数)响应迅速。
验证上位机和触摸屏可同时操作、监控同一台PLC,无冲突。
五、应用行业推荐
新能源设备制造(锂电/光伏):对生产节拍、工艺参数实时性要求极高,JM-ETH-A助力老旧控制设备融入智能产线。
高端食品包装机械:需同时连接SCADA(远程监控)与本地HMI(操作员交互),模块满足多终端并发需求。
汽车零部件自动化产线:大量遗留三菱A系PLC,通过以太网转换器低成本实现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
智能物流仓储(AGV/立库):需将分散的老PLC控制器数据汇聚到中央调度系统,以太网桥接器是理想选择。
六、实施效果:
通讯速度飞跃:数据采集周期从秒级降至毫秒级(<10ms),满足实时监控与闭环控制。
双通道并行:上位机进行大数据量采集分析的同时,操作员可在触摸屏上流畅进行本地操作,效率倍增。
布线简化成本降:淘汰串口长距离布线,利用现有工厂以太网,节省布线及维护成本超30%。
数据价值释放:PLC数据实时上传MES,设备OEE(综合效率)提升15%,故障停机时间减少20%。
投资保护:无需淘汰可靠的老旧PLC硬件,节省大量设备更新费用
七、总结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下,捷米特JM-ETH-A这类串口转以太网转换器(或称为以太网桥接器),为广泛存在的三菱A系列等老旧PLC提供了经济高效的网络化升级路径。它不仅解决了多设备并发访问的核心痛点,更以工业级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成为打通信息孤岛、激活传统设备数据价值的利器,尤其适合在追求高效、智能的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行业快速部署,助力企业以最小投入拥抱智能制造未来。
《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请与武工留言交流》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