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智能心率仪 点击:20 | 回复:1



fjczd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304帖 | 120回
  • 年度积分:913
  • 历史总积分:3437
  • 注册:2008年8月14日
发表于:2025-07-12 09:43:18
楼主

基于LabVIEW设计了一款智能心率仪。该设备通过高精度信号采集、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心率实时监测、异常报警、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兼具小型化、便携性与高可靠性,适用于家庭健康管理、社区医疗筛查等场景,为便携式医疗设备智能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

  • 家庭健康监测:供家庭成员日常自查心率,实时掌握健康状态,尤其适合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居家监护。

  • 社区医疗筛查:社区卫生院或体检中心快速批量检测居民心率,配合数据存储功能便于后续健康档案建立。

  • 运动健康管理:运动场景中实时监测心率变化,避免运动过量,辅助科学健身。

硬件选型

硬件采用TIADINI 等产品,选型依据如下:

 

模块

选型

选型原因

脉搏信号采集模块

TI OPT101 光敏传感器

OPT101 为 TI 集成光敏器件与信号放大的芯片,输出线性电压信号,精度高(±2%),适合微弱脉搏信号采集;TI 品牌在模拟器件领域可靠性强,供货稳定,适合医疗设备长期使用。

信号处理模块

ADI AD8232 心电放大器

AD8232 是 ADI 专为生物电信号设计的放大器,内置高通 / 低通滤波功能,可有效抑制 50Hz 工频干扰和高频噪声,输入阻抗高达 100MΩ,适配微弱脉搏信号;ADI 在医疗级模拟芯片领域技术领先,抗干扰性能满足医疗设备标准。

数据采集模块

NI USB-6001

NI 是测试测量领域标杆品牌,USB-6001  支持 16 位 AD 转换,采样率达 10kS/s,含 2 路模拟输入通道,可稳定采集处理后的脉搏信号;与 LabVIEW 无缝兼容,通过 DAQmx 驱动直接调用,降低开发难度。

电源模块

TI LM2596 稳压芯片

LM2596 为 TI 成熟的开关稳压芯片,输出电压可调(3.3V/5V),效率达 90%,支持锂电池或 USB 供电,满足设备便携性需求;稳定性高,可避免电源波动对信号采集的干扰。

功能实现

软件基于LabVIEW 开发,采用模块化架构,核心功能实现如下:

数据采集模块

通过LabVIEW  DAQmx 驱动与 NI USB-6001 通信,配置采样参数(采样率 1000  / 秒,连续采样模式),实时读取AD8232 输出的脉搏信号,并转换为电压波形数据。LabVIEW 的图形化编程可直接拖拽 “DAQmx 创建通道”“采样时钟配置” 等控件,无需底层代码编写,快速完成硬件交互。

信号处理模块

利用LabVIEW 信号处理工具箱,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通过带阻滤波器(截止频率 10-100Hz)去除肌肉震颤、工频干扰等噪声;结合波形平滑” 控件优化信号波形,使脉搏波峰更清晰,为后续心率计算奠定基础。

心率计算模块

通过LabVIEW “触发与门限” 控件设定电压阈值(2V),识别脉搏波形中的波峰;利用 “时间间隔测量” 控件计算相邻波峰的时间差,通过公式节点实现心率计算(心率 = 60 / 平均波峰间隔时间),并通过移位寄存器存储历史数据,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法降低误差。

人机交互

  • HMI     界面:通过 LabVIEW 前面板设计实时显示区域(含心率数值、脉搏波形)、控制按钮(启动 / 停止采集、数据存储)及状态指示(正常 / 异常 LED 灯),界面开发无需代码,拖拽控件即可完成,直观易用。

  • 数据存储:采用 LabVIEW  TDMS 格式存储数据,支持按时间戳记录心率、波形等信息;通过 “FileView” 功能实现数据回放与属性浏览,便于后期分析。

报警模块

LabVIEW 中设置心率正常范围(60-100  / 分钟),当测量值超出范围时,触发声音报警” 控件并点亮红色 LED,同时在界面显示异常提示,实现实时预警。

软件架构

  1. 开发效率高LabVIEW 图形化编程省略底层代码编写,硬件交互、信号处理等功能通过控件拖拽即可实现,开发周期较传统 C 语言缩短 40% 以上。

  2. 可扩展性强:模块化设计使功能增减灵活,例如新增血氧监测功能时,仅需添加对应信号处理子 VI,无需重构整体架构。

  3. 实时性优异:支持中断驱动的数据采集,采样率可稳定维持 1000  / 秒,满足心率监测对实时性的要求(心率信号带宽通常 < 10Hz)。

  4. 数据管理高效TDMS 格式专为工程数据设计,支持海量数据快速存储与索引,配合 LabVIEW 的数据分析工具(如趋势分析、频谱分析),可直接生成报告。

架构特点

对比维度

本架构

传统架构(单片机 / ARM)

Python + 通用硬件

数据处理能力

内置信号处理工具箱,支持滤波、频谱分析等复杂算法,精度达 ±0.1 次 / 分钟

依赖外接算法库,处理精度低(±1-2 次 / 分钟),复杂算法实现困难

需调用第三方库(如 SciPy),实时性较差(循环延迟 > 100ms)

硬件交互

通过 DAQmx 驱动直接兼容  NI、TI 等硬件,即插即用,兼容性强

需手动编写硬件驱动,兼容性依赖底层代码,开发难度大

依赖 USB 串口通信,实时性受系统调度影响,稳定性不足

界面开发

图形化拖拽生成 HMI,支持波形显示、数据报表等,无需额外 UI 库

依赖 LCD/OLED 屏,界面简陋,功能局限于数值显示

需 PyQt 等库开发界面,代码量大,工程化难度高

工程适配性

支持生成.exe 文件,可在无  LabVIEW 环境的终端运行,移植性强

需烧录固件,功能修改需重新编译,灵活性差

依赖 Python 环境,终端部署复杂,不适用于工业场景

问题与解决

  1. 信号干扰问题

    • 现象:原始信号含 50Hz 工频干扰和肌肉运动噪声,波形杂乱。

    • 解决:硬件上利用 ADI AD8232 的内置高通滤波(截止频率 0.5Hz)抑制低频运动噪声;软件上在 LabVIEW 中添加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 50Hz,带宽 10Hz),通过 “滤波器设计工具” 自动生成滤波 VI,最终信噪比提升 30dB

  2. 数据采集实时性不足

    • 现象:高采样率下(>1000  / 秒),LabVIEW 循环出现数据堆积,波形显示延迟。

    • 解决:优化 LabVIEW 循环结构,采用 “生产者 - 消费者” 设计模式:生产者循环专注数据采集,通过队列将数据传递给消费者循环处理与显示,避免单循环阻塞;调整采样率为 1000  / 秒(满足心率信号需求),最终延迟控制在 50ms 以内。

  3. TDMS 文件读取缓慢

    • 现象:大容量 TDMS 文件(>1GB)回放时,波形加载耗时 > 10 秒。

    • 解决:在 LabVIEW 中启用 TDMS 索引功能,通过 “TDMS 设置属性” 控件提前定义数据结构(时间戳、心率值、波形);读取时使用 “TDMS 读取范围” 控件指定时间区间,避免全量加载,读取速度提升至 1 秒内。





qila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77回
  • 年度积分:21
  • 历史总积分:1379
  • 注册:20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25-07-12 13:42:28
1楼

OK

回复本条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