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高度自动化的制造业环境中,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非计划停机却如同潜藏在生产流程中的 “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据相关数据显示,非计划停机给制造业带来的损失极为巨大,它不仅导致生产中断,影响产品交付,还可能因设备紧急抢修产生高额成本,甚至对企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工业 PHM(预测性健康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其中借助 AI 提前预测设备故障成为关键技术,能够为企业避免大量损失,保障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一、非计划停机对制造业的沉重打击
非计划停机对于制造业而言,犹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乱了原本有序的生产节奏。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由于各种未预料到的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这会直接导致生产线的瘫痪。例如,在汽车制造工厂中,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涉及众多精密设备,一旦某台关键设备发生非计划停机,从零部件组装到整车下线的整个流程都会被迫中断。不仅当前正在生产的车辆无法按时完成,后续的生产计划也会被全盘打乱,可能导致无法按时向经销商交付车辆,进而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信誉。
而且,非计划停机带来的损失远不止生产停滞这么简单。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企业往往需要紧急调配维修人员和零部件,这其中涉及的人力、物力成本极高。如果所需零部件无法及时获取,还可能需要支付高昂的加急运输费用。同时,长时间的停机可能导致原材料在生产线上积压,增加库存成本,甚至可能因原材料变质等原因造成浪费。据统计,一些大型制造企业每年因非计划停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万元甚至更高。因此,如何有效预测设备故障,避免非计划停机,成为了制造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工业 PHM 平台核心技术之多参数协同分析
1、振动监测
振动是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当设备正常运行时,其振动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然而,一旦设备内部出现诸如零部件磨损、松动等问题,振动的幅度、频率等特征就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转子的不平衡会导致电机产生异常振动。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设备的振动数据。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设备在不同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通过对这些振动数据的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初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潜在故障。例如,振动幅度突然增大可能意味着设备内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磨损或松动情况。
2、温度传感
温度同样是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表征参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电流热效应等原因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正常情况下,设备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如轴承润滑不良、电机过载等,会导致局部温度异常升高。以变压器为例,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其绕组和铁芯的温度都有相应的标准范围。如果变压器内部发生短路故障,短路电流会使绕组温度急剧上升。通过在设备关键部位布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变化。一旦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就表明设备可能存在故障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
3、油脂状态分析
设备中的润滑油脂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油脂的性能状态,如黏度、含水量、金属颗粒含量等,会直接影响设备的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例如,当润滑油脂的黏度下降时,其润滑性能会降低,可能导致设备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增大,进而引发设备故障。通过对油脂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或者使用在线油脂监测设备,可以获取油脂的各项性能指标。当发现油脂中的金属颗粒含量异常增加时,这可能意味着设备的某些金属部件出现了磨损,需要进一步检查设备的磨损部位和程度。
将振动监测、温度传感和油脂状态分析这三种技术进行协同分析,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当振动监测发现设备振动异常,同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设备局部温度升高,且油脂状态分析显示油脂中金属颗粒含量增加时,这就强烈暗示设备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故障,如轴承磨损过度。通过这种多参数的协同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故障预测的准确性。
三、工业 PHM 平台核心技术之边缘计算网关的实时处理能力
在工业生产现场,设备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果将这些数据全部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不仅会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还可能导致数据处理的延迟,无法及时对设备故障做出响应。这时,边缘计算网关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边缘计算网关具有强大的实时处理能力,它可以在靠近设备的本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析。当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采集到数据后,边缘计算网关能够立即对这些数据进行过滤、降噪等预处理操作,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无效信息,提取出关键特征。例如,对于振动数据,边缘计算网关可以快速计算出振动的峰值、有效值等关键参数,并与预先设定的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数据超出正常范围,边缘计算网关能够迅速发出预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检查。
同时,边缘计算网关还可以根据本地存储的一些简单故障诊断规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初步判断。比如,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设备温度连续上升且超过一定阈值,同时振动数据也出现异常波动时,边缘计算网关可以基于这些条件初步判断设备可能存在故障,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更高级别的系统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实时处理能力大大缩短了从数据采集到故障预警的时间,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的进一步恶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四、工业 PHM 平台核心技术之故障诊断 AI 模型训练逻辑
1、数据收集
要训练出准确的故障诊断 AI 模型,首先需要大量的设备运行数据作为基础。这些数据包括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各种参数数据,如振动、温度、压力等,以及设备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的对应数据。例如,收集某型号电机在正常运行时的振动频率、温度变化等数据,同时收集电机在转子故障、定子故障等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相关数据。数据的收集范围越广、种类越丰富,训练出的 AI 模型就越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故障模式。
2、数据预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噪声、缺失值等问题,需要进行预处理。对于噪声数据,通过滤波等方法进行去除;对于缺失值,采用插值法、均值填充法等进行补充。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不同参数的数据统一到相同的数值范围,以便于模型的训练和比较。例如,将振动数据的取值范围归一化到 [0, 1] 区间,温度数据也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这样可以使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稳定和高效。
3、特征提取
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是训练 AI 模型的重要步骤。例如,对于振动数据,可以提取振动的峰值、均值、标准差、频谱特征等;对于温度数据,可以提取温度的变化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更有效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与故障之间的关系。通过特征提取,可以将高维度的原始数据转化为低维度的特征向量,降低数据的复杂度,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准确性。
4、模型选择与训练
根据设备故障诊断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 AI 模型,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以神经网络为例,构建一个包含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多层神经网络。将提取的特征向量作为输入层的输入,通过隐藏层的复杂计算和非线性变换,最终在输出层输出设备故障的诊断结果,如正常、轻微故障、严重故障等。在训练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已知故障类型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不断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得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故障类型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5、 模型评估与优化
使用一部分未参与训练的数据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F1 值等评估指标。如果模型的评估指标不理想,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的方法包括调整模型的结构,如增加或减少隐藏层的神经元数量;调整训练参数,如学习率、迭代次数等;或者尝试使用不同的特征提取方法和模型算法,直到模型达到满意的性能指标。
五、案例:某钢厂轧机轴承寿命显著延长
在某钢厂中,轧机是核心生产设备之一,其轴承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轧机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过去,由于无法及时准确地预测轴承故障,轧机经常出现非计划停机,给钢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后来,该钢厂引入了基于工业 PHM 平台的设备故障预测系统。通过在轧机轴承部位安装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并定期对润滑油脂进行状态分析,同时利用边缘计算网关实时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以及运用经过大量数据训练的故障诊断 AI 模型进行分析。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系统提前 30 天预测到了轧机轴承可能出现的故障。通过对振动数据的分析发现,轴承的振动幅度在逐渐增大,且振动频率出现了异常变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轴承温度也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油脂状态分析显示油脂中的金属颗粒含量略有增加。基于这些数据,故障诊断 AI 模型准确地判断出轴承存在潜在故障风险。
钢厂根据系统的预警,及时对轧机轴承进行了维护和更换,避免了因轴承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通过这种方式,轧机轴承的寿命延长了 40%,大大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因非计划停机造成的生产损失,提高了钢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总结:工业 PHM 平台借助 AI 提前预测设备故障的技术,对于制造业应对非计划停机挑战具有革命性的意义。通过振动监测、温度传感、油脂状态的协同分析,能够从多个维度精准捕捉设备运行的异常信号;边缘计算网关的实时处理能力保证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使故障预警更加迅速;而故障诊断 AI 模型经过科学的训练逻辑,具备了强大的故障识别能力。某钢厂轧机轴承寿命延长 40% 的案例,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积极引入和应用这些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因非计划停机带来的巨大损失,还能通过提前维护和优化设备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 PHM 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或许能够实现对更多复杂设备故障的更精准、更提前的预测,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更坚实的支持。企业应保持对这些前沿技术的关注和投入,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设备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