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趋势:玻璃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需求爆发
随着新能源(光伏玻璃)、消费电子(折叠屏手机)、车载显示(HUD曲面玻璃)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玻璃加工正面临三大挑战:
精度升级:从传统±0.1mm向±0.01mm级超精密加工迈进;
工艺复杂化:需兼容切割、裂片、打孔等多元工序;
材料多样性:覆盖白玻璃、LCD偏光片、蓝宝石衬底等高反/脆性材料;
传统机械切割因效率低、崩边大已逐渐被淘汰,而单一激光切割模式难以满足“切割-裂片一体化”需求。
优尔激光软件凭借其双工位协同控制技术,正逐渐成为助力玻璃加工行业突破效率瓶颈的关键助力。
二、技术痛点:传统方案的三大局限
单工位模式效率低:切割与裂片需分步操作,材料二次定位导致精度损失;
异形切割适配差:复杂图形(如弧形裂片)依赖人工调试,良品率波动大;
多材料兼容性弱:高反材料(如蓝宝石)易产生热损伤,制约高端应用场景。
优尔激光软件针对上述问题,推出“双工位前切后裂”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实现解决问题。
三、优尔激光软件核心功能解析
1. 双工位协同系统:切割与裂片一体化
PSO单点/双点模式:
精准匹配皮秒激光切割(冷加工)与CO₂激光裂片(热加工),通过独立控制切割焦点与裂片能量,实现微米级无损加工。
参数独立配置:
支持切割路径与裂片图形分离编程,例如在玻璃面板切割后,自动切换裂片图纸实现异形开槽。
视觉定位融合:
仅需一次拍照定位,同步完成切割与裂片坐标校准,避免二次定位误差(精度达±1μm)。
2. 多场景自适应工艺库
白玻璃/蓝宝石切割:采用“振镜裂片+准直裂片”双模式,通过PWM调节能耗比,蓝宝石加工良品率提升;
LCD偏光片加工:皮秒激光冷切割搭配CO₂裂片,消除热影响区,边缘粗糙度<5μm;
阵列加工优化:支持批量工件的同步切割与裂片,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大提升。
3. 智能控制:从离线编程到实时优化
参数推荐:根据材料厚度、目标孔径,调整最优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
能量动态跟随:裂片阶段实时监测激光能量波动,自动补偿功率偏差,确保裂片一致性。
四、应用场景:多行业适配的解决方案
场景1:超薄玻璃精密加工
行业痛点:某新能源企业需加工0.1mm厚度的光伏玻璃,传统切割导致边缘崩边>5μm,良品率不足80%;
优尔方案:双工位模式(皮秒切割+CO₂裂片),通过视觉定位融合技术实现一次校准,切割速度提升至1.2m/s,崩边量<2μm;
价值体现:材料利用率提高35%,适配UTG超薄玻璃量产需求。
场景2:高反材料无损加工
行业痛点:某消费电子厂商加工蓝宝石衬底时,传统激光裂片产生热损伤,良品率波动达±15%;
优尔方案:PSO单点模式控制皮秒激光冷切割,结合PWM调节能耗比,实现蓝宝石切割边缘粗糙度<3μm;
价值体现:加工效率提升50%,适配AR/VR光学镜片量产需求。
场景3:复杂异形切割
行业痛点:折叠屏手机屏幕弧形切割需适配曲率半径<2mm的UTG玻璃,传统工艺依赖人工调试;
优尔方案:振镜裂片+视觉动态补偿技术,自动修正微米级形变,支持阵列加工;
价值体现:弧形边缘强度提升60%,单件加工时间缩短至30秒。
五、未来布局:软件定义玻璃加工生态
优尔激光软件将持续深化三大方向:
AI工艺自学习:基于大数据优化切割参数,适配新型材料(如微晶玻璃);
云端协同平台:支持远程调试与工艺库云端更新;
国产设备适配:兼容通快/华工等主流激光器,开放API接口对接MES系统。
六、行动指南:免费获取技术方案
如果您面临以下问题:
✅ 高反材料切割良品率低
✅ 复杂图形加工效率不足
✅ 需实现切割-裂片工序合并
结语
在玻璃加工智能化浪潮中,优尔激光软件以“双工位协同控制+多材料适配”技术为核心,优尔激光软件通过技术创新助力行业突破加工瓶颈。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