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思考:AI发展的前途和路径 点击:127 | 回复:0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19帖 | 9回
  • 年度积分:78
  • 历史总积分:1101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25-01-03 16:31:54
楼主

昨天写了篇《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今天突然意识到:我可能真的老了、喜欢回顾过去而不是前瞻未来了。当然,这也与我长期形成的认知有关、不太喜欢某些前瞻性的话题。


为什么呢?在我国,许多前瞻性的话题,往往是专家院士们说的。我过去听过很多报告,印象并不好。多数人讲得空洞无物、没有操作性。还有很多人为了吸引眼球,过度浮夸甚至胡说八道。我在企业工作久了,总认为不可操作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而看不到价值的思想本质上是没有可操作性的。砖家们之所以喜欢谈未来,是因为自己做不成有价值的事情、只能坐而论道。现在很多人谈论AI,其实就是这样;听报告就像听说书,变成了一种娱乐。


我一直认为这类空洞的想法是有害的。讲课时往往用很多时间为学员“解毒”、批判砖家。然而,“是药三分毒”,有价值的见解也会有副作用。我自己身上就产生了副作用:很少大胆、深入地思考前瞻性的问题,甚至有点排斥对前瞻问题的思考。


多年来,我讨论的前瞻性问题都是能进入价值驱动通道的问题,往往符合渐进发展的逻辑。这就是我写《知行》背后的想法。现在想来,这种想法与我个人的经历有关:我长期在企业里工作,如果没有足够价值的驱动,一项研究工作基本上就会断了。我能做的事情,都必须符合价值驱动的逻辑,才能做下去。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绝大多数人做事都必须符合这个逻辑。这大概就是国情。


显然,渐进的前瞻性是有局限性的。比如,如何预见AI的发展?未来若干年,AI可能是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科技领域了。我对这个话题其实很感兴趣,但却找不到思路、缺乏方法论的指导。我听了许多大人物的演讲,但感觉基本上都太虚了、受到的启发不多。


但是,最近的两件事对我颇有启发。

一件事是听王坚院士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当年搞探月,结果却是让人们更加理解地球。同样,AI最大的意义很可能是理解人类自身。我没有见过王院士,但却非常尊重他:他是个真正成事的院士。


另一件事就是读了《奇点更近》这本书。这本书谈了AI对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影响。书中的观点,让我大受启发。就像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人,突然在河里发现了多块肉眼可见的石头。


综合我过去的一点思考,或许可以这样预见AI的作用和发展路径:

AI让我们理解人类的思维;理解了人的思维,AI就可以像科学家那样思维,从而借助AI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发展的主战场很可能是从微观化发展到复杂性;生命、材料、社会等都涉及到复杂性问题。在我看来,这个“转向”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机会。过去曾经讲过,这里就不多讲了。


用AI处理复杂性问题,可以在医学、材料、复杂产品设计方面做得比人更好,并引发后续的发展。这会带来“量变到质变”的进步,从而促使整个科技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打个比方,依靠人脑的科研和借助AI的科研竞争时,就像拿冷兵器的士兵与现代化军队打仗一样。科技的发展,会极大地带动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会让人们更长寿、更幸福、更富裕、更加民主和公平。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更加文明的社会制度。那些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政客和小丑,一定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如果100年以后回顾今天,这大概是AI的主航道。

根据我的经验,在讨论未来发展的著作中,欧美学者的水平远远高于国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刚才谈到:我之所以重视渐进性的科技发展,是因为只有这样的发展模式,我才能参与其中。对于革命性的变革,我只有当观众的份,我也只能随波逐流。


但是,欧美学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坐而论道。比如,欧美有很多高科技公司、许多依靠高科技的创业公司,还有许多基金可以投资这些企业。如果一个人能够对未来看得清楚,就可以用他的见识指导企业的发展、指导个人的投资和创业。这样,就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见识去赚钱。依靠科技投资赚钱的人多了,又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由此可见,我国要赶上欧美,看来不仅仅是人才的问题。

如果一门学问能与价值挂钩,往往就能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对未来的预见,也可以成为一门有价值、可以用来赚钱的学问。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