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成功与可持续发展,一份优秀的框架设计方案必不可少。在RPA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份针对目标流程的优秀框架设计,将是保证流程顺利实现自动化并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
在RPA项目的需求沟通阶段,我们经常会遇到客户提出以下问题:能否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流程?能否自由地添加想要机器人运行的组织机构?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如果RPA停止了工作,还能否继续上次的运行结果继续运行?如果之后的业务量可能会增加一倍,是否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客户不同的角色导致他们对RPA流程存在不同的需求方向。而如何满足不同的需求,则是对RPA框架设计的最大考验。
在进行流程自动化的框架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四大原则:安全、灵活、稳定、高效,同时也要考虑到业务标准化对未来的可延展性需求。
为了保证这四大核心原则在框架设计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考量,我们可从业务流程的长度、复杂度、关键流转节点、检核点、校验逻辑等流程内部影响因素出发,结合RPA机器人运行时间、运行时长、运行环境等外部影响因素。
从需求衔接、本地化参数与配置、风控与恢复机制、结构化开发、快速拓展需求、全局性维护考量这六大方面实现全面、完整的框架设计,并在流程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三个阶段将设计思想贯穿整个流程。
在流程执行前:
需进行大量的环境检查和分析,包括输入文档,配置文件,初始运行环境状态等等。
在流程执行中:
1、根据流程运行涉及的系统、流程执行节点、流程长度等因素将整个流程进行切分,确保不同功能模块的低耦合性。
2、充分考量未来业务增长或拓展,预留衔接位置。
3、梳理常见业务异常状态和可预见的系统异常状态,将其按照异常类型、后续影响、特殊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在关键节点进行异常捕获,根据异常的不同划分进行不同的自动化流程指向,确保异常发生时能及时停止、及时跳过当前子流程并继续运行或者重新尝试执行。
4、贯穿整个流程的关键数据节点的质量检查及信息反馈,提高整个自动化流程质量。
在流程执行后:
RPA(www.uibot.com.cn)按需进行执行结果的反馈、运行环境的恢复以及所有运行相关数据的备份归档等,以便后续流程的运行以及历史记录的追溯。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产品容智RPA ,主打“0” 代码,专为普通白领设计的RPA产品。产品设计比较有特色,属于完全自主创新,与国内外的RPA产品均不同风格。 自主开发的工作流程引擎支持跨屏台,目前业界唯一零代码开发的流程和支持跨平台的RPA 产品。 产品主要简单易用,0 代码开发流程,产品设计理念为设计一个类似于Office 一样的RPA 产品,让普通用户可以使用。 目前整体做到了简单,易用性方面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产品界面与Office 非常类似。没有代码视图,只有流程图,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业务逻辑,每个流程图中的一个节点代表了一个动作,用户只需进行参数配置即可。 可以让业务人员去用, 一般经过2周的培训让业务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