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个别地方利用雾炮车、洒水车等外力因素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注水”报道风靡网络,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环保部门针对这一问题及时发声,言明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防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
1月31日上午,环境保护部召开2018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环境监测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并对连日来各地的数据造假问题进行回复。据介绍,目前环保部已建立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机制,通过远程监控与实地抽查相结合,采用飞行检查、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环境空气、地表水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对西安案件等人为干扰和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
同时,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过去出现的堵塞采样头等问题,环保部出台了管理办法,规定未经批准非运维人员不得进入,实行责任到人制度。此外,今后还将通过在监测站点设置警示标识、站房内外加装监控设施、在环境监测总站搭建在线远程质控和异常数据审核平台等方式,及时发现数据异常。
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减少地方干预
继全面完成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后,国家启动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从2017年10月起,全国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开展采测分离,委托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并按新的机制进行分析化验,原始监测数据直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8年,我国将实现2050个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实现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模式。
另外,在地表水监测中,实行采测分离技术,落实“谁考核、谁监测”的政策,化解地方行政干预,减轻基层压力和负担,为环境质量监测机制的改革打下客观公正的数据基础。
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立即核查
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大数据分析系统也将时时更新,如果环境监测还有造假行为,即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发现某个站点的变化趋势与周边站点的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或者在某个时段发生突变,中国环境监测在例行检查数据审核时就能发现,随时查看。
在查证问题处理方面,相关部门表示,发现环境监测人为干扰问题后,均责成地方处理,并提出明确要求。首先成立调查组,要求地方尽快拿出处理的结果,其次将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曝光,为广大群众提供真实透明的环境监测数据。
对数据造假零容忍 自身严管还要齐抓共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排污者责任,同时还要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这不仅取决于相关部门对数据造假的零容忍态度,更重要的是,各地监测部门有向监测数据造假说“不”的勇气。
2018年,在环境监测行业新形势下,提高监控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和真实性正成为主潮流,环境监测技术革新也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相信在政府严管和企业共管的趋势下,我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仪器及监测技术会乘风破浪发展,为环保产业带来更广阔得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