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火了三个词“分享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紧随其后,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2月6日在江苏南京拉开帷幕,制造业领域的大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人工智能”。在这两场不同领域的大会上,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被同时提到,又引发了一场热议。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
1956年~1976年,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当时最大的一个成果是专家系统、知识工程,但是20年以后,知识工程方面设定的远大目标实现起来仍然困难重重,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一个冰河期。
1976年~2006年间的30年是人工智能的第二次浪潮。但是一直到2006年之前,人工智能仍然迟迟走不出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很难真正应用到工业界。
在2006年,杰夫·辛顿(Geoffrey Hinton)联合杨立昆(Yann LeCun)、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发表了具有突破性的一篇论文《A Fas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ep Belief Nets》(深度信念网的快速学习方法),直接推动深度学习理论取得突破,一路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形成了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
随着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研究得到极大发展。深度神经网络应用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这些领域后,取得的突破尤其明显。“人工智能”这个词开始带着轰动不断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有数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在AI方面的专利申请达到8410项,比2005~2009年这五年增长了186%。
2016年3月15日,谷歌AlphaGo以4:1战胜国围棋棋手李世石,2017年1月5日,AlphaGo击败古力九段,2017年5月27日,中国围棋峰会人机大战,AlphaGo3:0战胜中国棋手柯洁;
2017年7月5日,百度公司在北京五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2017年10月,京东启用无人机投送快递;
2017年11月,搜狗推出了语音实时翻译功能;
从互联网、零售,到金融、房产、教育、医疗、能源、物流等行业的布局来看,人工智能的颠覆性不可想象,甚至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人工智能”更是被寄予厚望!当然也不乏有人对制造业的人工智能信心不足。
乐观派:人工智能必将制造业引入到生产力和效率的新高度。
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
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关锡友认为,未来的智能制造必定是基于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会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
南钢股份总裁祝瑞荣表示,AI技术正在逐渐改变行业竞争规则,谁行动得快,看得远,谁就会领先同行;
谭建荣院士:人工智能以知识库、知识工程为核心,通过感知、交互、实时,最后达到自学习、自决策。因此,在和中国制造结合时,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制造业的加工、装配以及服务等问题。
人工智能论坛上,相关领导指示“产业化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我们鼓励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多领域、多角度多模式开展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国际化发展。”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从消费领域,到生活、生产的基础设施,再到整体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由点及面,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认为:一般人对智能制造2025的认识“制造过程更加智能化”是有不全面的,因为智能制造的产品的本身的智能化也是智能制造2025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互联网能解决需求侧的改革,解决不了供给侧的改革,但人工智能可以。“所以我认为将来人工智能可以对社会以及每个个人都产生非常的推动作用,我对这一点非常地乐观!”
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也被政产学研各界视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
悲观派:AI2.0,真的能引领智能制造吗?
大家总喜欢用谷歌的AlphaGo举例子说明AI跑得有多快,可这跟制造业,能有多大的关系。我们几乎也没有任何案例说明AlphaGo在工业领域有多大的进展。说白了,那不过是一场秀而已。
悲观派们呼吁:少谈一点智能,多谈一点制造,对于“智能”而言,放到2035作为重点,恐怕都未必太晚。就让“智能制造”回归“制造”这一本位吧。让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让光芒闪耀的大数据,都去制造业市场中自然竞争吧。智能制造的调门起的太高,是不太适合中国工业极其不均衡的国情。中国工业是一个超级熔炉,这里面生米、熟米各种夹生饭十分不同,千层饼万层酥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共性的问题,则是工业思想淡漠、四基工程薄弱、制造工艺跟不上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智能”的事情。但却是中国工业真正可以“强国”的根基。
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我们现在要实现的智能制造,是基于人造智能而非仅仅是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其中,源于工业领域长期积累的工业智能,与源于信息领域的人工智能,是需要相互借鉴和融合的。以这两种智能技术为主体,兼顾其他智能技术,是今后智能制造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起步于工业智能,逐渐融入人工智能,应该是适于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
但是不论持有什么态度,一切都要交给时间去证明。
其实在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早就成为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被反复提及,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实现端之一。不少制造业企业探索并引领着智能制造中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2013年,谷歌将波士顿动力等8家机器人公司纳入麾下。
2014年,AI公司Vicarious获得了由ABBTechnology |Ventures领投的1200万美元投资。
2015年,阿里巴巴联合富士康向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公司SBRH进行战略投资。
2016年,西门子新业务部门Next47正式成立,承担挖掘西门子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核心业务领域颠覆性的创新想法和潜力,其关注对象包括人工智能。
2016年工博会,发那科、思科、罗克韦尔自动化合作发布了FANUC Intelligent Edge link and Drive(FIELD)系统。FIELD系统实现了先进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结合了人工智能和尖端计算机技术使分布式学习成为可能,机器人和设备的运行数据在网络上被实时的进行处理,这也使各种设备之间能更智能的进行协调生产,令原来难以实现的复杂生产协调成为可能。
因此人工智能的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可以期待在数年后真正用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但是在今天,其实用性还需要时间来优化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