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2012年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都在讨论物联网。关于物联网的峰会,研讨会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但物联网这个话题,在2012年的下半年渐渐出现分歧,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物联网在2012年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都在讨论物联网。关于物联网的峰会,研讨会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但物联网这个话题,在2012年的下半年渐渐出现分歧,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其实笔者在与多位信息化主管交流后发现,很多人对物联网的困惑在于物联网的包括的信息化的内容,其实已经实现了,物联网是不是一个噱头。比如一位化工领域MES软件供应厂商的副总曾经说过,到底什么是物联网,按照十二五规划中智能工业的定义: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境监测、制造供应链跟踪、产品全生命周期检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现在自动化,MES系统都已经完成了,物联网还能带来什么? 很多工业企业信息化主管也有类似表述。
物联网的实现需要规模化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规模的发展,一个全球规模的发展。只有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在非常大的范围内交换。任何物体,任何人的信息公布在这样一个网络上,随时随地都被别人查询和搜集;同时也可以随时收集网络上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聚合起来,如果能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将看似完全不相关,但实际有影响的关联关系找出来,这些信息将产生巨大的价值。
虽然在一个局部的封闭的网络内形成物物相联,从狭隘的角度可以看作是物联网。但物联网更需要的是在一个开发的网络,物物相联;必须开放一个接口,让人能查询到自己的数据;同时也需要与其它平台沟通,才会达到经济效果。
规模化的前提是标准化
要实现全球的规模化主要是实现全球的网络数据共享,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如何相互理解?
从互联网的经验看,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HTTP协议统一了传输标准,以及HTML语言统一了数据表达;由于有了传输标准以及统一的标签语言,信息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交换,才有了今天互联网的规模效应。
物联网相对于互联网会更复杂。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定义传输标准;物与物之间信息的理解,其复杂程度会远远超过HTML语言。而物联网要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需要跨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其难度更大。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包括标准的制定
正是意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在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将加快构建物联网标准体系作为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2)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形成 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做好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
来自:许永硕微信公众号 xuyongshuo-work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