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写过程序最好了,一开始就养成做项目的好习惯。
一开始编程肯定是先构思框架,就像修房子先得搞清楚几个卧室,几个厕所,客厅多大,厨房在那里,,,,把这些东西大概画一下,看下联系如何。框架不一定需要严格意义上的流程图,相反我到发现用流程图做框架不太方便,画上一些方块,每个方块表示一个程序功能的拆分,若干个方块之间用线条表示联系。
再来核查你所需要的功能,你所使用的PLC硬件上是否能够达到要求,比如一个电机转速测定程序,可以使用计数器,也可以使用计时器,或两者都需要。那么再来看看你用的PLC能满足。如果不能,要么改实现方案要么改PLC,或其它模块或装置来实现。
框架是最难做的,也是整个编程中最花时间的,也对最后成功与否起关键作用。
框架做完了,就把每个方块代表的程序功能(就是功能块了)写出具体的编写流程(画草图),可以是流程图,大慨确定需要的变量。也可以构思下直接开始写,边写边确定变量。千万别忘了还有和其它功能块之间的接口。
然后就是边写边调,直至完成一个功能块编写。
然后再写下一个功能块,,,,,,
完成了所有功能块,再用主程序通过功能块接口把各个功能块链接起来,在是总调。发现那个功能块不协调的,就改相应的功能块。直到满足要求。
记住,编写程序的时候,设计文档的程序编写说明点、关键点都要写出来存档,边写程序边记录。
程序调试完了,就可以整理技术文档了。变量表呀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就是到现场了,需要改下这里那里的,,,,,最后把这些再写进技术文档中,与相关人员交接,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