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4日消息,本报记者来到桑植县爬悬崖天梯上学的余启运兄<此处内容被屏蔽>家,跟随孩子们体验他们的求学“天梯”艰辛之路。
沿着小溪流徒步行走,溯溪、登山,在村民的指点下寻找余家,跌跌撞撞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那两架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天梯”,下面是七八十米深的悬崖,从下面往上看接近90度垂直,“天梯”搭放在半山腰,没有进行特殊固定,每踩一步都带有一种不确定性。
余启运是张家湾村人,他现在在离家35公里远的龙潭坪镇中学上初二,每个月末的周末,他都会回一趟家。从学校出发,如果不搭摩托车的话坐公交车至少得倒三趟车,花上四五个小时才能到张家湾村的村脚下,
<此处内容被屏蔽><此处内容被屏蔽>余欣欣也在龙潭坪镇上学,这两架天梯是兄<此处内容被屏蔽>俩上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张家湾的村民走出大山最近的通道。梯子是余启运的爷爷用木头做的,时间久了会被腐蚀,所以每隔三五年都要更换一次。回家必须经过这道没任何防护措施的天梯,前不久,欣欣差点在这出了意外。天梯下面就是六七十米深的悬崖,当时,要不是妈妈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后果不堪设想!
爬上天梯,就看见一座炊烟袅袅的木屋,那就是余启运的家。年初央视走基层报道了余启运兄<此处内容被屏蔽>爬天梯上学的情况,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这几天内,不少媒体人和志愿者前来探望余启运兄<此处内容被屏蔽>,让在云端上只有6户人家的村子热闹了起来。
村子里第一次来了这么多人,村民带上手中的活坐在余家的前坪,探听着“天梯”今后的命运。有些老人因为爬天梯不方便,已经好些年没有下过山了,其中就包括余启运的爷爷奶奶,这次天梯引发的讨论也许会关系着他们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走出大山。
张家湾村村主任刘兴阶介绍说,张家湾村属于山区,平均海拔超过800米,土层浅、土质差,加上光照不足,种的农作物又很容易被飞禽走兽损坏,一年的收成少得可怜。张家湾村里的天梯不止这一处,还有另一个组也是通过天梯出行。
“木质的梯子没有固定,风吹雨淋也容易腐朽,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下周一县里的技术人员会到这里实地勘测,确定一个可行的方案,争取尽快动工。”苦竹坪乡党委书记熊东现场考察之后表示。
余家6口人全靠余启运的爸爸种点田,卖点山货维持。爷爷说如果搬迁,意味着余家要失去维持生计的田地,要是修一条通往村外的路就好了。第二天晚上记者和余启运聊到很晚,说了许多,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怕长大出去后不爬楼梯回家,担心回来时找不到路。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