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小叉子故障
2003年9月,我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小镇盛泽调研。盛泽镇,在全国以纺织闻名。区区一个小镇,却是聚集着世界上大多数的织机和配套产品生产厂家。我落户一家日资织机控制板生产厂家。该公司是业界很有影响的织机控制板供应商。恰逢该公司推出一代新型织机控制板,正在推广阶段。韩国的一家织机公司近二百套使用了该型号控制板。这批织机设备卖给了中国的两家织布厂。从使用一开始,就出现屡烧交流接触器的现象,每天烧毁多达十几个(每台控制器配置3个交流接触器)。这种情况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期间该日本控制板制造公司、日本交流接触器制造公司、韩国织机制造公司都亲临现场,中国的两家织布厂更不用说——天天在现场常驻,试图解决问题未果。
后来,我有幸到现场更换了一台织机上的两个交流接触器。我发现这两个交流接触器是“Y——△”转换用的,拆下时一些触点都已经粘连在了一起。我想,一定是某个交流接触器的一触点粘连以后,在启动另一运转方式时,把另一个方式运行的交流接触器一并烧毁。为什么会出现交流接触器的粘连呢?回到日本公司后,公司同事照例把烧坏的交流接触器解剖开来。我打量着烧毁的接触器的部件,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突然,我想到了一个细节:我更换交流接触器时,连接线上的金属小叉子都感觉有些紧。而这些小叉子是叉到一个塑料棍上的。(见图)会不会是这些小叉子没有与交流接触器可靠地连接呢?不可能啊!那机器怎么还能用?!连启动都成问题!
为了解决织机载荷较重、启动困难的问题,每一台织机控制板都采用了“Y——△”转换启动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可以运行的。因为即使因为接触不好而缺相,机器一旦启动起来,靠惯性机器依然可以继续运行的;但是这会使得电流成几倍增加;时间一长,触点便在上面粘住了;此时若发生运行方式转换,启动另一个交流接触器,“呯”的一声便连该交流接触器一起烧毁了(现场噪音大,可能听不太清晰)。我终于想清楚了。第二天我把我的想法反馈给了公司领导。开始他有些不相信,后来经过我的反复解释,加之他的亲自试验,同意更换全部的小叉子。自此以后,该型号织机控制板上的交流接触器很少烧坏。
注:连接交流接触器时,小叉子叉到垫片(黑色)和下面的导电体(黑色)之间。依靠拧紧中间螺栓(棕色),带动下压垫片向下走,使小叉子与导电体可靠连接。因小叉子开口小,故紧紧嵌到塑料柱(斜纹)上。当用固定的应力扳手拧紧螺栓时,有部分小叉子可能并没有跟下面的导电体可靠接触。
图一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