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20 08:44:56
楼主
“决定授予激励对象1575万份股票期权,在满足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18.42元的价格购买一股隆平高科股票,期权有效期为4年。”4月14日,隆平高科《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正式披露,至此,隆平高科两个月暴涨3倍的谜底终于揭开。
从4月3日到5月13日,大盘在跌与涨之间沉浮不定,而隆平高科(000998.SZ)却一枝独秀,从13.68元直线攀升至43.77元,涨幅达216%。
隆平高科涨幅216%
位居反弹第一
“一会儿袁隆平涨2分,一会儿袁隆平跌2分,多难听,”隆平高科最初命名的时候,袁隆平自己并不同意。
如今,以这位一代农学巨匠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两个月内暴涨30元,成为此轮反弹行情中涨幅位居深沪两市第一的股票。
“一是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二是受益于国家对农业支持的大背景,特别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业绩上升预期增加。”一位分析师认为,“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恰好迎来了市场的整体反弹,激发了主力继续做多的热情。”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则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暴涨纯粹是题材炒作,因为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刚刚发布的公告,揭示了它的上涨之谜,就是股权激励。”
4月14日,隆平高科公告显示,决定授予激励对象1575万份股票期权,在满足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18.42元的价格购买一股隆平高科股票,期权有效期为4年。
在隆平高科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其他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核心业务人员名单》中,名誉董事长袁隆平将以70万份激励股权而超过董事长伍跃时的65万份激励股权,从而成为获授激励股权最多的人员。该笔股票期权目前账面已经获利1775万元。
激励计划显示,隆平高科将向公司董事、高管、核心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及预留期权激励对象授予1575万份股票期权,占授予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0%。其中首次授予期权数为1455万股,其余120万股为预留期权另行授予。除上述袁隆平、伍跃时两人外,总裁颜卫彬获授60万股股票期权;副董事长、副总裁、袁隆平之子袁定江获授45万股股票期权。隆平高科的授予比例达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上限,一次性用足了激励额度。这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多位分析师和薪酬咨询机构顾问都认为,鉴于袁隆平的卓越贡献及公司的性质,这样的激励并不过分。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规定,即使激励对象满足了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若其工作表现没有达到董事会预期,则董事会也有权将其已经获授但尚未行权的期权数量进行调整,将部分期权转授于取得特别突出业绩或作出特别突出贡献的其他激励对象,该对象可直接行权。
在一次性用足激励额度之后,未来将如何激励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为更好的业绩、更高的股价而奋斗?
前述分析师表示,不少公司考虑到当前股价较低,是授予的较好时机,所以都倾向于一次性尽可能多地授出股票期权。隆平高科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8.42元/股,这是4月14日股权激励计划公布前3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的均价。截至13日收盘,隆平高科股价已经上涨到43.77元/股,以这一收盘价计算,袁隆平的激励股权已经账面获利1775万元。
早在1998年,湖南一家资产评估事务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袁隆平也被称为湖南省的“名誉首富”。
2000年12月11日,隆平高科上市首日收于40.37元,并于当年12月18日创下55.97元的历史高值,袁隆平个人资产在当时已过亿,但他仍然穿10元钱一件的减价衬衣下田劳作,也未将自己的股票套现。
经过了数年股价沉浮,2008年4月3日,经过一个月下跌调整的隆平高科低开后显示出强烈的上涨势头,尾盘急速拉升,股价由此一路飙升。从4月3日至5月12日,隆平高科股价从13.68元涨至43.77元,每股增值30.09元。按此计算,袁隆平持有的250万股,市值高达10942万元,个人资产也再度逼近历史高位。
扣除投资收益后的负增长
难撑高股价
从4月3日最低点的13.11元,到5月12日最高的39.79元,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隆平高科股价一飞冲天,暴涨了200%。其中从4月23日到5月12日,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连拉11阳,累积涨幅达100%,远远超过同期的大盘和其他农业股。
按43.77元的价格及每股收益0.53元计算,公司当前的市盈率是82.6倍,而深圳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才33倍。
而以0.53元计算的全年市盈率则是20.8倍,但公司未来的三个季度还能像一季度一样,每个季度都能有0.53元的收益么?是什么因素导致隆平高科如此疯狂的表现?作为农业板块此轮上涨的龙头,隆平高科的优势何在?其业绩是否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并足以支撑股价的一路狂飙?
据该公司一名高管介绍,公司做米业的特别之处在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成立了湖南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隆平米业种粮户合作社。
“由于是自己的利益共同体,社员都主动向公司交粮,也就不难理解别人收不到粮食时公司能收到的现象了。”据这位高管称,隆平米业今年预计销售大米可达10万吨。
此外,公司收购的亚华种业资产也被外界寄予厚望。亚华种业的早稻杂交种以及棉花种技术都是国内领先的,有望在今年为隆平高科创造1000万元的净利润。
然而,仔细研究隆平高科一季报可发现,其业绩并不理想。该股一季度利润增长超过500%,主要依靠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
2008年一季度,隆平高科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772%,这一收益主要来自于转让长沙融城置业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权。该公司将其持有的长沙融城置业39%的股权转让给嘉里置业(中国)有限公司,仅这一笔交易就带来了万元的投资收益,占其一季度总投资收益的83%,减去投资收益后主营业务利润却是亏损。
“农业股普遍没有多少业绩支撑,而持续上涨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供求矛盾。”东方证券研究员郑文琦认为,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求关系吃紧造成农业类公司普遍利好,农业板块也因此成为近期市场热点,股价不断推高。
“现在公司觉得非常别扭,好像我们要炒高股价。当初我们也没想到股价会涨到现在这个程度,股价这个东西谁也预测不了。”隆平高科董秘彭光剑表示,公司的表现关乎袁隆平院士的名誉,对于股价的异常变动公司董事会表示关心,“一季度业绩大幅提升源于投资收益而不是主营业务发生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公司正准备就现阶段的股价异常再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机构资金远离
沪上游资疯狂炒作
一个像隆平高科这样的上市公司,拥有袁隆平这样的高科技科学家光环,又有农业板块这样的炒作概念,于情于理都应该是机构投资者的理想目标。
但事实却与此相反,2008年1季度,基金公司大幅增持农业上市公司,持有的农业股市值合计达30.28亿元,比上一季度大幅增长388.85%,然而隆平高科并没有被基金纳入视野。
除了中信证券“股债双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129.23万股,占流通比1.10%)、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2.66万股,占流通比0.53%)外,隆平高科十大股东、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再无机构投资者身影。
根据年报显示,2006年,博时价值增长(行情,净值,基金吧)证券投资基金曾经持有100.02万股隆平高科股票,到2006年初便全部撤出;2007年中报中“中信股债双赢”便出现在十大股东之中,共计持有112.20万股,占总股本0.71%。在随后的几次公司报告中,该“资金管理计划”仓位也几经调整,到2008年3月,共持有129.23万股。
仅就年报十大股东中的机构行为来看,其操作行为虽然较为频繁,但是幅度毕竟有限,也不足以造成股价连续十几个交易日的一路狂飙。到底是谁的力量在支撑这场轰轰烈烈的上涨?异动榜似乎能够说明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