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2-23 07:55:00
楼主
作者:谢克平 河北省秦皇岛日本水泥有限公司筹建处
近十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的设备装备水平有着突飞猛进地提高与改善,尤其是建设现代化水泥厂中,以日产2000t熟料工艺线为主体的(从1000~4000t系列规模)数十条工艺线已经投产,它们为稳定水泥质量、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能否认国内机械行业,特别是水泥机械制造行业产品水平提高的作用,更应该看到是建材行业认真地执行了“对外开放”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成果。为了巩固取得的成绩,更进一步有效地将引进技术化为已有、化为生产效益,已使用了先进设备技术的厂家有必要对这些引进效果做一小结,从实践使用上分析引进决策与管理水平的相互适应性及其对引进效果影响。
1 引进方式对引进效果的影响
现在按四种不同的引进方式,即:全工艺线引进、整机引进、关键部件引进和图纸专利软件引进分别分析其效果和利弊。
(1)全工艺线引进的方式手续简单,设备之间的相配效果好,但费用高,有相当一段时间配件自给率低,受引进国家和厂商的限制,更不能说每个设备的性能都是最佳的。
(2)整机引进的方法有利于选取工艺参数先进、设计制作有其特色的设备,有利于单机获得优异指标,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引进最先进的设备或配成最佳的系统。如果全系统的设备均按此方式购进,引进所花费的时间长、精力投入大。同时,还应充分注意下面这三方面的技术结合。
单机与单机之间匹配和技术要求应充分重视。如辊压机是先进节能的粉磨设备,但对入料粒度及除铁均有较高的要求。德国洪堡辊压机要求入料程度<25mm的大于90%,作为石灰石及铁矿、页岩的破碎机理应满足该要求,但由于该设备为国产,恰遇上硬度大又含游离硅高的石灰石,锤头的寿命不足10万t,迫使锤头更换不及时,以致石灰石粒度大于50mm的甚多,引起辊压机频繁掉闸,甚至烧毁传动皮带;有的厂对辊压机的工艺布置未给除铁装置留有足够的空间,难以避免杂铁对辊表面的威胁。又如立磨对细粉过多的物料,或粒度波动太大的物料均难以适应,因而要求工艺上对喂入立磨的物料粒度给予认真处理。再如篦冷机对熟料的冷却效果达不到时,下道工序水泥磨的辊压机耐磨层的寿命必将缩短,当篦冷机选为国产时,无论设计及操作上均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尤其夏季),熟料温度入辊压机时应小于100℃。
作为主机的单机与其辅机及测试仪表之间的配合。如篦冷机的冷却风机不能满足冷却风量风压的要求,甚至电机的电流额定值本身就不满足风机的要求,篦冷机本身性能结构再好也无济于事。所以篦冷机的制造厂家应充分重视与其配套的风机、风机电机的制造质量及选型。又如窑的自动控制需要准确知道窑尾废气中CO及O2的含量,即窑尾废气分析仪表应该准确运行,而该仪表又需要有好的压缩风源及冷却水源,对此不能充分保障,尤其是冬季压缩风中的冷凝水冻结,冷却水管在停车时没有排水或其它防冻措施,均无法使窑处于低热耗的最佳状态下运行。再如水泥磨内的喷水系统,由于对磨体结构不是配套设计,水管在磨内经常断裂或磨蚀,也会使磨内喷水的先进技术无法实施。
设备单机与中控室计算机的配合:很多单机均有不少自动保护要求,对计算机的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管磨的进出口大瓦及润滑系统均为进口部件,已有油压不足时能报警及急停的控制保护。可有的厂却发生了明明油压不够,不但未自动切换至备用油泵,也无报警及停车措施,致使大瓦烧毁。又如中控室的计算机既便是引进的先进设备,而低压开关、继电器接点均是国产时,这种匹配往往使中控室发出的指令无法准确无误的执行。
(3)单机的关键部件引进(辅件为国内分交)。对重量大的结构件采取国内加工的分交办法可以大大降低造价,而且保持了整机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比如窑磨筒体的卷焊;堆/取料机的大车及臂杆;选粉机、大型袋收尘器、大型风机的外壳;辊压机的底座等等。事实证明,只要认真制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并非万无一失,尤其是由买方实施分交时,此时价格最低,但卖方不负责整机性能。这里不妨举出两例以说明应得到的教训。
对分交的图纸应该认真转化,对国内代用的材质及加工工艺要慎重对待。曾有德国一管磨图纸由国内制造,由于材质较硬还采用国内习惯的制作方法——先钻孔后卷筒,致使衬板孔布置不合格而返工,不但造成浪费,而且耽误交货时间半年,影响了设备安装进度。
这部分加工部件究竟是按图纸绘制图的标准,还是按中国标准验收也值得讨论。如管磨轴颈R区是否允许有裂纹及如何消除问题,中国标准认为是废品,而德国标准则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裂纹允许用特定方法消除,显然,中国标准严格,但是否先进呢?又如出厂产品的包装标准,对于长途运输国外的标准很严,相反国内包装却很不认真。看来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业标准应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对批准进口部件的范围应做具体分析。如引进设备的电机配制问题,按电机功率“一刀切”而不问特殊使用要求未免过于简单。德国洪堡辊压机的电机功率仅380kW,但电机传动的方式为皮带轮,电机轴受悬臂力,国内大电机制造厂家或难以接受定货,或单独制作而价格高昂,使辊压机安装及调试时均蒙受困扰。
(4)图纸专利软件引进。在国家有组织地引进十余种水泥设备生产线中既有成功的,也有仍不理想的。经过近几年若干水泥厂的实践,电收尘、重型板喂机、篦冷机等设备基本没有大问题,而高效提升机、水泥包装机及福勒泵等设备或时刻危胁全线运转,或难以达产。究其原因无外乎制造厂家国内材质及加工工艺无法满足进口图纸的要求,使用厂家的安装及使用条件上也未充分重视。但如果不只是一个使用厂家发生相同故障,则制造厂家应考虑加强售后服务,考虑如何进行统一培训或按国情进行修改设计的问题了。
如果在引进技术的工作中也引进竞争机制,即引进每项设备的生产技术均有两个以上的工厂进行,有比较、有协作、有竞争、有压力,有利于引进技术的加快吸收及提高。作为用户的水泥厂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凡是独自引进技术的设备,设备质量不但不一定好,而且价格昂贵。
2 企业管理水平对引进效果的影响
众所周知,现代化的技术要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才会充分发挥出效益。由于国家工业企业管理体制也正处于改革阶段,正在探索适于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体对现代水泥企业的领导而言,除了应具备一般企业所应具有的现代管理领导素质外,还应从管理角度正确解决如下几个影响现代水泥技术发挥的环节。
(1)定员编制环节
这不仅是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问题。中国国情与国外相距很大,往往是十余倍乃至数十倍的关系。这里固然有工厂办社会的因素,也有“低工资,广就业”的指导思想,但更有为照顾关系安置了不少非专业人员的因素。尤其象仪表工、电工、化验工等技术性岗位更是众矢之的,他们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好,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工作需要,致使进口的仪表、自控装置没有正确的维护,甚至错误的使用而损坏。下述情况就是例证:每个料库均配有进口料位计,却要靠人爬到库顶用吊绳量库;高价购入X-荧光分析仪,却要靠人工滴定生料成分得出数据等等。
(2)设备维护检查制度的环节
现代水泥厂均实行由中控室对全工艺线自动化控制,对设备的维护检查究竟是实行巡检制,还是岗位制,这不仅影响定员编制,而且还有这样几个关系需要回答:①现场与中控室的关系;按照分工,现场仅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转及异常故障的发现与排除,以往对工艺参数控制的任务已转交至中控室。因此,现场人员与中控室操作人员的联系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巡检制每班次仅数人,每人配有手机,与中控室的联系即方便又实用。而岗位制用电话来不及,不方便,手机发放过多呼叫也混乱。曾经既有由于中控室操作失误而使设备被料压死,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