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11-16 10:39:00
楼主
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达通知,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调整油田企业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标准,原油资源税由过去的8-30元/吨上调到14-30元/吨,天然气资源税由过去的2-15元/千立方米上调到7-15元/千立方米。如果联系到6月初国家有关部门微幅调高河南、安徽等八省市的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我们有理由认为,国家的能源政策在作积极调整:通过价格杠杆保护各种资源,促进其合理开发和利用已提上更高的议事日程。
——促进能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的单位资源产出仅相当于德国的1/6、美国的1/10和日本的1/20,浪费极为严重;从环保的角度看,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的7%左右,接近近年来经济的增长速度。上调资源税,一方面可以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促进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可谓一举两得。
——油气开采企业影响极小
今年上半年,我国油气开采行业生产原油8979万吨,天然气239亿立方米。本次资源税上调,影响行业利润7.30亿元,不过与行业1327.40亿元的利润相比,所占比例仅为0.54%,应该是微不足道的。
就目前A股上市公司而言,涉及油气开采的主要有中国石化、辽河油田、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四家,对他们的影响都很小。按2004年的产量测算,中国石化的资源税将从4.50亿元提高到8亿元左右,相当于营业利润的0.55%;辽河油田的资源税增加516万元,相当于营业利润的0.55%;中原油气的资源税增加522万元,相当于营业利润的0.70%;石油大明的资源税增加246万元,相当于营业利润的0.67%。
——炼油企业亏损较大
对于炼油行业而言,2000年起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日益明显。根据该定价方法,国内油价与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市场价挂钩,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整零售中准价。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时间的滞后性和调整幅度的限制,炼油行业经营非常被动。今年国际油价不断走高,我国炼油行业蒙受巨额亏损,上半年亏损额就达到60.87亿元,作为中型炼油企业,锦州石化半年就亏损了6个亿以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由于成品油定价欠灵活性,国内炼油企业缺乏积极性,国内油品供应紧张的局面有蔓延的趋势。统计显示,7月份国内成品油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汽油和柴油库存环比分别下降23%和14%,其中华北汽油和柴油库存分别环比下降20%和17%,广东汽油和柴油库存更是分别环比下降45%和3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反而大量增长,前6个月汽油出口334.50万吨,同比增长31.60%,柴油出口63.10万吨,同比增长143.70%。
造成成品油供需双方均不满意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化程度过低。本次上调油气资源税,包括当前政府进行的一些方向性调整:如适当调高成品油价格,以及计划开征燃油税,都将有利于中国形成合理的成品油价格机制。
随着成品油价格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我国炼油行业中具有规模效应、管理水平高的公司在未来两年时间里有望脱颖而出。上海石化的800万吨炼油改造项目预计将在2005年年底完成,届时该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炼油企业和最大的石化基地,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显现;扬子石化的800万吨炼油改造项目完成后,公司的石脑油就可以满足自身化工生产的需求,同时成品油对外销售量预计将增加300万吨,公司利润水平也有望更上一层楼。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海石化和扬子石化以外,目前我国最大的五家炼油公司均归属中国石化旗下,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中镇海石化的炼油能力已达到1600万吨,居我国第一位;如果考虑到公司所拥有的巨大油气资源和庞大的销售网络,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石化可能是潜在的最大赢家。
——下游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本次上调油气资源税,拉开了石化价格体制改革的序幕。在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将保持向上的趋势,下游企业将面临经营压力。
交通运输行业是成品油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未来将有较大的压力。以出租车行业为例,汽油提价300元/吨,相当于直接成本提高9%,由于出租车的价格有刚性,增加的成本必须自行消化;航空行业航油上调300元/吨,按上海航空年消耗18万吨的水平测算,相当于增加直接成本5400万元,在不上调机票价格的情况下,影响公司每股收益0.03元。
对成品油其它下游行业而言,也将面临成本压力。以深南电为例,按公司发电机组196.12克/千瓦时的平均上网油耗测算,成品油价格提高100元/吨,公司将增加成本支出1个亿以上,影响每股收益0.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