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05-25 13:23:00
楼主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人性与人的本质
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作为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人性及其核心——人的本质是哲学历史观无可回避的重大探讨问题之一,或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的思想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
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这个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照顾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山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大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七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就是侍奉上天了。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而自然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立即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他的善性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成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扩而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性欲望是“小体”、“小性”,仁、义、礼、智是“大体”、“大性”,小体要服从大体,小性要服从大性。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孟子讲的仁政,就是把仁义等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他说;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人亲其亲,敬其长,而天下平”。每个社会成员都亲亲敬长,自觉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社会就会和谐一致,实现天下太平的局面。
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错误的理论。这是因为: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道德论,把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说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论方法也是错误的。如果说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之心是人生而应有的自救本能的话,而亲亲、敬长、忠君等道德观念则完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决不是生而应有的。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出仁、义、礼、智人皆有之,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无类演绎的错误;孟子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观念说成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归根到底是为封建专制服务的。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人定胜天思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并对后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荀子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的人性理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无待学而有者,这种物质利欲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而使人有恶变善,着就是“化性起伪”。(伪,即人为的意思,具有后天教化改造的意义)为了论证“人性恶”,荀子自设问答展开了论证。
首先,人生来好利,有嫉恶,好声色。如果顺从人的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暴乱,证明人性恶。
其次,人之行善,是师法教化而成,用不着圣王制礼义而理正。事实上,人们都要有圣王法师和礼义教化。
再次,礼义不在人性中,不出自人性,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性同样都是恶的,君子所以为君子,在于积伪礼义,小人则不知道积伪,礼义之善是人为之伪,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积习礼义,而其性是一样似的。
最后,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一样的圣人,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自己努力修养的结果。因此。只要努力积习,就可以成为圣人。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说,是不知性伪之分,是不知人之性,荀子认为,性为恶,通过人为之伪可以为善,这如同木材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器具一样。“性”和“伪”是不同的,性是天然的禀赋,不待教化而有的;伪是待后天教化而成的。但是“伪”能化“性”。礼义为伪,查以矫正人性之恶,引导人性向善,这个矫正人性之恶而化为善,如同木材不直,经过外力矫枉为直一样。而且礼义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综上所述,荀子的性恶论的宗旨是后天的人为之伪,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孟子主心,荀子主伪。荀子的性恶论及礼义理论比孟子的性善论有一定进步,但同时也有着严重错误。这是因为:
第一,生而有欲望要求,这此欲望要求是天然的、合理的,它本身根本不是什么恶,它上人类能生存下来以展下去的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动力。它们发展下去有可能使人趋向恶,也可能使人趋向善。人的欲望要求使人趋向善还是向恶,那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现的,是后天影响和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使人趋向恶。
第二,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归根到底是为君主专制主义作论证的。荀子在对待人性的看法上与孟子截然相反,然而其归宿却完全相同。孟子的性善论实质是主张人天生就是君主专制主义的顺民;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要人们通过对人性的控制和改造来适应君主专制主义。
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因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人性相对于人的本质而言,涵义较广,指人的各种属性,人的本质则是人的诸种属性中带有综合性的根本属性。概括地说,人的属性可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类。自然本能不是人类独有的,亦不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它正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的佐证。人身上的自然属性,是深深的打上了社会烙印、经过扬弃和“人化”了自然属性。它恰是人的本质定性、未完成性在后天活动中变化衍生的方向与可能的具体体现:人的饮食,不但能满足生存的需要,还有满足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有保持健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需要乃至社会交往的需要;人的性欲满足,大都通过文明方式,合乎法律和道德堵塞准则,两性双方都有选择,现代两性结合,更需以爱情为基础、自主自愿。可见,人的食色之性,包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人过的是社会生活,在人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区别于动物、使人成为人的东西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如劳动、语言、思维、理性、主体性等,都是人的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作为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人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类共处关系中的依存性、人际关系中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交往性、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和生产活动中懂得合作性。把握人的本质,关键是把握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