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03-15 19:36:00
楼主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水泥厂家抱怨说,他们从国外采购的水泥装备4-5年都用不着维修,而在国内部分厂家购买的设备却是4-5天就开始维修。对此一说,8月7日,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在对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政策走势和发展前景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水泥行业的大型化技术与装备还主要依赖进口,国内的水泥装备与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在国家“发展先进,淘汰落后”、“抓大放小”的产业政策要求下,看来中国水泥技术装备业确实是“落伍”了。
目前,国家为防止盲目扩大投资,加快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鼓励地方和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因此,日产4000吨及以上水泥装备的市场仍然比较稳定;除西部地区以外,日产2500吨以下水泥装备的市场减幅将会较大。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大部分水泥生产主机的加工能力仅能满足日产4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的建设的需要,生产日产4000吨以上水泥设备制造企业却寥寥无几,高科技含量的水泥装备制造更是凤毛棱角。面临如此严峻局面,水泥机械制造行业生产厂家已深感不安和忧虑。
现状甚忧:水泥技术装备业困难重重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客观上的一些因素,造成部分水泥技术装备企业年产量持续下降,经营困难,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尤其在以下六个方面相当突出:
技术水平偏低,加工手段较落后,产品寿命偏短,售后服务不尽如人意,交货不够及时,整体形象与国外公司的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反差。据了解,新型干法日产4000吨级以上生产线的耐火砖几乎全部从国外购买,而一般性的建材机械产品严重过剩,互相竞争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而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新技术产品则严重短缺,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虽然主要水泥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得到较好的改造,但仍缺少精密加工设备和检测手段等。并且多年来均未能得到应有的改造,加工设备老化等现象仍较严重。
产品结构矛盾突出,市场开拓乏力,专业化水平提高困难。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的影响,特别是“七五”期间,大小企业竞相上马,加剧了重复建设和重复改造的现象,造成生产能力过剩,效益低下,专业化程度低,质量无法控制。有的水泥技术装备企业为了保生存,不惜成本,恶性竞争,致使各企业产品趋同,水平降低,未能形成专业化特色。
科技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在低效益、低工资的条件下,企业难以留住有用人才,也缺少资金投入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据了解,我国水泥技术装备的新技术产品,其技术来源主要依赖国外,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没有完全掌握开发新产品的主动权。
组织结构不合理。水泥技术装备的设计院所和制造企业都较分散,科研和生产的集中度低,重复工作和资金、人力浪费现象严重,无法按经济规模组织专业化生产和配套协作。
机制转换滞后,水泥技术装备企业负担沉重,国有企业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企业负债重、社会负担大、冗员多、下岗分流压力大、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行业管理松散,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无法有力执行。
因此,水泥技术装备制造业要加快自身的结构调整,有能力的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一方面要加快技术改造,增加制造大型水泥装备的加工设备,另一方面也是更应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水泥装备的研究和开发。中小型水泥机械制造企业应尽早研究企业的定位,走专业化和协作化的道路,不求产品的大而全,但求产品的专和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自我发展的空间。
加快步伐:科学决策创新机制
水泥技术装备是振兴水泥工业的重要基础,虽然国家和外商直接投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水泥企业,但是由于水泥长期供不应求,拉动了广大民营资本和乡镇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形成了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落后的立窑为主、生产低标号水泥为主的低技术装备含量的行业。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水泥工业的技术装备趋势必定是设备大型化、低操作成本及维护成本、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新型工业,也就要求水泥工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水泥产业优化升级,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自身全副武装起来,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水泥装备受到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许多国外知名公司,已经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竞争将更为激烈。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水泥技术装备制造业只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才有插足的地方。因此新世纪水泥技术装备工业要力求获得市场应有的份额,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把技术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考虑,并兼顾其他。例如,我国的水泥装备不能停留在日产4000吨引进技术的水平上,要有更高的突破,开发新产品,要向日产6000吨至日产10000吨的新目标进军。
在宏观上,国家对大型水泥装备与技术的攻关、开发和研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力支持力度,提高大型国产设备的比例是降低水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都在抓水泥技术装备大型化的研制和开发,据参加研制和开发的专家们反映,目前国家财政补贴的资金主要用于主机设备,对整个系统尤其是配套设备支持的力度感到明显不足。为此,国家应对水泥装备与技术的攻关、研制和开发的各个环节的配套项目应予以关注与支持。由中国自主开发,有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预分解窑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集中体现在耐火材料和除尘技术与设备上,国家对这两类产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能享受国家扶持高新技术的政策予以支持。大力扶持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发展。入世以来,水泥工业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兼并整合和结构升级阶段。为了加快淘汰小水泥和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水泥投资主体,通过大集团对中小水泥企业实施收购、兼并。因此,当前应特别强调支持、培育和壮大一批有投资能力、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引导作用、对外资有竞争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发挥这些集团在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当然,各大生产企业也要消除发展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确立“发展是硬道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发展先进,才能最终从根本上淘汰落后”的基本思想,鼓励并大力支持发展大中型新型干法。把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全过程,形成一套具有现代高科技特征和符合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大型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方法。要避免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改善生产布局,应在区域平衡、适当均衡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向资源丰富,运输条件好、生产费用低的地区布点。另外,针对西部地区水泥工业的发展,要以现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进行改扩建,对具备建设条件规模在日产2000吨及以上的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应优先安排。继续从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规范市场等方面整顿限制中小型水泥装备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市场缺陷和竞争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单靠市场机制淘汰小水泥仍有很大难度,必须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杠杆、技术规范、行政引导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水泥技术装备行业的整顿、规范和限制;并且作为一个长期任务坚持下去,常抓不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水泥装备行业的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使我国的水泥装备技术成为以创建绿色环境、节约能源、利用废弃材料为主题,以无污染、低能耗、低消耗、高精度计量控制,自动化智能管理,耐温、耐磨、精密为主要特点的技术装备为生产开发重点,使水泥技术装备业成为21世纪我国新型水泥工业的生力军和可靠的后勤保障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