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01-15 06:42:00
楼主
1 喂料系统出现的问题
我公司2000t/d生产线窑头及分解炉喂煤系统采用北京粉研公司的环状天平喂煤系统(俗称粉研秤),煤粉仓顶及喂煤系统均有收尘点。喂煤由3台罗茨风机供风(其中1台备用)。
该系统1998年8月投入使用,曾出现过喂煤量波动大,跑煤和不下煤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窑系统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喂煤系统进行一系列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
2 原因分析
1)锁风阀料槽间毛毡磨损或锁风阀壳体内套磨损造成间隙过大或因异物磨出不规则豁口,造成不下煤。
2)我厂处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喂煤系统因保温不好结露而堵塞,结露主要发生在供给机与环状天平之间下料管以及环状天平本身。停机拆卸后会发现下料管已因结露而堵塞,环状天平毛毡口粘满膏状煤泥,较难处理。
3)分解炉喂煤管道较长,设计时只注重美观,而拐角过多,使喂煤罗茨风机出口压力过大,在锁风阀磨损时产生倒灌现象而断煤。
4)原喂煤系统采用袋式除尘器收尘,后因事故袋除尘器烧毁,而将收尘管道改在煤磨主排风机入口处,由煤磨电除尘器收尘,启停煤磨引起收尘压力变化较大,造成跑煤。
5)锁风阀两端面采用毛毡密封,当毛毡磨损后造成跑煤。另外,仓内煤粉量变化大时会使仓底部煤粉密度不同,造成供给机转速相同时进入计重机的煤粉量不同,引起下煤波动。
6)在长时间停窑或煤粉水分较小时,煤粉仓内煤粉有时会产生自燃现象,产生大量煤渣,当再次喂煤时炽热的煤渣进入计重机秤体,严重损伤了秤体内密封毡。并且煤渣经常磨损搅拌叶片和堵塞秤体下料管道,造成供给机和计重机过载跳停。
7)供给机、计重机和锁风阀为整体启停车,在短时间停煤时,粉研秤整体停车而喂煤罗茨风机不停,加速了锁风阀的风蚀磨损,造成下煤波动。
3 改进措施
1)锁风阀毛毡使用周期短,在毛毡磨损后锁风效果差,因此在锁风阀下增加同型号锁风阀加强锁风,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送煤风倒灌,使下煤稳定。这2个锁风阀由同一台电动机驱动,没有增加电气设备和控制上的不便。
2)将分解炉喂煤管道取直,以降低和稳定喂煤罗茨风机出口压力。
3)整个喂煤系统均采取保温措施,杜绝了结露堵塞现象的发生。
4)恢复了原设计喂煤系统袋式除尘器。
5)保持煤粉仓内的料位,使下煤稳定。一般煤粉仓内料在25t以下时,应及时开启煤磨系统。另外煤粉的质量控制指标也作了调整,细度由<12%改变为<10%,水分由<2.0%变为<1.5%。
6)在长时期停窑时,有计划地将煤粉仓内煤粉用完,并向煤粉仓内注入一定量CO2气体,防止煤粉自燃。定期安排岗位工及时检查收尘管道是否有堵塞和破损部位,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7)将锁风阀的控制从粉研秤整体中分离出来,即锁风阀与喂煤罗茨风机联锁,同时启停,减少锁风阀毛毡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