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 点击:14335 | 回复:61



PB

    
  • 精华:3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7
  • 注册:2002年8月08日
发表于:2004-02-18 14:45:00
楼主
摘要:本文就以太网在自动化领域应用现状及前景、以太网与现场总线技术等热点问题,从技术比较出发,发表了个人看法。本文认为:以太网在工厂管理层、车间监控层将成为主流技术,与互连网技术结合是未来eManufactory技术基础; 在没有严格时间要求的设备层也将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一般工业网络要求实时性、确定性通信场合,现场总线技术还将处于主导地位;我们必须学会面对一个多种网络技术并存的现实世界。 关键字:以太网、现场总线、自动化 前言: 以太网及TCP/IP通信技术在IT行业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成为IT行业应用中首选的网络通信技术。近年来,由于国际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化工作没有达到人们理想中的结果,以太网及TCP/IP技术逐步在自动化行业中得到应用,并发展成为一种技术潮流。 以太网在自动化行业中的应用应该区分为两个方面问题,或者说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工厂自动化技术与IT技术结合,与互连网Internet技术结合,成为未来可能的制造业电子商务技术、网络制造技术雏形。大多数专家们对自动化技术这种发展趋势给予肯定的评价。另一个方面,即以太网能否在工业过程控制底层,也就是设备层或称为现场层广泛应用? 能否成为甚至取代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成为统一的工业网络标准?这些问题实为目前自动化行业专家们争论的热点。本文将只就这一问题,从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的技术比较出发,谈谈个人看法。 1. 以太网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以太网”?以及相关的IEEE 802.3及TCP/IP技术? 这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可能是基本常识,但我们自动化技术工程师未必清楚。在讨论以太网与自动化技术及现场总线技术之前,有必要先澄清一下这几个基本术语的含义。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将有关“以太网”、IEEE 802.3及TCP/IP相关的技术背景摘要如下: (1) 以太网: ►1975年: 美国施乐(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研制成功[METC76],该网采用无源电缆作为总线来传送数据帧,故以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命名。 ►1981年:美国施乐(Xerox)公司+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英特尔(Intel)公司联合推出以太网(EtherNet)规约[ETHE80] ►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DIX Ethernet V2 因此:“以太网”应该是特指“DIX Ethernet V2”所描述的技术。 (2) IEEE802.3 ►80年代初期: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802委员会制定出局域网体系结构, 即IEEE 802参考模型. IEEE 802参考模型相当于OSI模型的最低两层: ►1983年:IEEE 802 委员会以美国施乐(Xerox)公司+数字装备公司(Digital)+英特尔(Intel)公司提交的DIX Ethernet V2为基础,推出了IEEE802.3 ►IEEE802.3又叫做具有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网络。CSMA/CD是IEEE802.3采用的媒体接入控制技术,或称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因此: IEEE802.3 以“以太网”为技术原形,本质特点是采用CSMA/CD 的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以太网”与IEEE802.3略有区别。但在忽略网络协议细节时, 人们习惯将IEEE802.3称为”以太网”。 与IEEE 802 有关的其它网络协议: IEEE 802.1—概述、体系结构和网络互连,以及网络管理和性能测量。 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最高层协议与任何一种局域网MAC子层的接口。 IEEE 802.3—CSMA/CD网络,定义CSMA/CD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4—令牌总线网。定义令牌传递总线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5—令牌环形网。定义令牌传递环形网的MAC子层和物理层的规范。 IEEE 802.6—城域网。 IEEE 802.7—宽带技术。 IEEE 802.8—光纤技术。 IEEE 802.9—综合话音数据局域网。 IEEE 802.10—可互操作的局域网的安全。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2—优先高速局域网(100Mb/s)。 IEEE 802.13—有线电视(Cable-TV) (3) TCP/IP协议 ►TCP/IP是多台相同或不同类型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一套通信协议。TCP/IP协议组的准确名称应该是internet协议族,TCP和IP是其中两个协议。而internet协议族TCP/IP还包含了与这两个协议有关的其它协议及网络应用,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地址转化协议(ARP)和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由于TCP/IP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组,所以将TCP/IP体系结构称作internet体系结构。 ►以太网是TCP/IP使用最普遍的物理网络,实际上TCP/IP技术支持各种局域网络协议,包括:令牌总线、令牌环、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SLIP (串行线路IP)、PPP(点到点协议)、X2.5数据网等。见图1:TCP/IP技术支持的各种局域网络协议 由于TCP/IP是世界上最大的Internet采用的协议组,而TCP/IP底层物理网络多数使用以太网协议,因此,以太网+TCP/IP成为IT行业中应用最普遍的技术。 本文主题中所提到的“以太网”,按习惯主要指IEEE 802.3协议,如果进一步采用TCP/IP协议族,则采用“以太网+TCP/IP”来表示。 2.以太网为什么会进入自动化行业 以太网+TCP/IP作为办公网、商务网在IT行业中独霸天下,其技术特点主要适合信息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但为什么近年来会逐步向自动化行业发展,形成与现场总线技术竞争的局面?回顾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可以了解到其中的原委。 (1) 自动化技术从单机控制发展到工厂自动化FA,发展到系统自动化 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单纯提高生产设备单机自动化水平,并不一定能给整个企业带来好的效益;因此,企业给自动化技术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将整个工厂作为一个系统实现其自动化,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因此,有了现代制造自动化模型,见图2。所以说自动化技术由单机自动化发展到系统自动化。 <现代制造自动化模> 自动化技术从单机控制向工厂自动化FA、系统自动化方向发展。制造业对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数字化通信及信息集成的技术的要求;即要求应用数字通信技术实现工厂信息纵向的透明通信。 (2)工厂底层设备状态及生产信息集成、车间底层数字通信网络是信息集成系统的基础 为满足工厂上层管理对底层设备信息的要求, 工厂车间底层设备状态及生产信息集成是实现全厂FA/CIMS的基础。见图3: 工厂自动化信息网络分层结构:工厂管理级、车间监控级、现场设备级 <工厂自动化信息网络分层结构:工厂管理级、车间监控级、现场设备级 > (3) 现场总线技术的产生 现场总线(FieldBus)是工厂底层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是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为车间底层设备信息及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提供了通信技术平台.图4是工厂底层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全厂信息纵向集成的透明通信,即从管理层到自动化底层的数据存取. <工厂底层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全厂信息纵向集成的透明通信> (4) 现场总线国际标准之一ROFIBUS技术 ROFIBUS技术是1987年由Siemens公司等13家企业和5家研究机构联合开发;1989年批准为德国工业标准DIN 19245(PROFINUS-FMS/-DP);1996年批准为欧洲标准EN 50170 V.2 (PROFIBUS-FMS/-DP);1999年PROFIBUS成为国际标准 IEC 61158 的组成部分(Type III). PROFIBUS技术为设备层提供了PROFIBUS-DP和-PA技术,为车间层提供了PROFIBUS-FMS技术,见图5。 ►PROFIBUS-DP是设备层现场总线, 用于控制器(如PLC、PC、NC)与现场控制设备(如驱动器、检测设备、HMI等)之间的通信总线; ►设备层现场总线技术具有高速(12M)、实时、确定、可靠特点(如-DPV2可用于运动控制),传输的数据量相对较小。 ►PROFIBUS-PA也是设备层总线,具有IEC61158-2的物理层,可实现总线供电,并有本质安全技术。 ►PROFIBUS-FMS车间级现场总线,主要用于车间级设备监控。主要完成车间生产设备状态及生产过程监控、车间级生产管理、车间底层设备及生产信息集成。车间级现场总线具有传输数据量大、应用层信息规范完整等特点,对网络实时性要求不高。 (5)国际现场总线技术标准IEC61158 根据现场总线技术概念,面对自动化行业千变万化的现场仪表设备,要实现不同厂家不同种类产品的互连,现场总线技术标准化工作至关重要。为此, 国际IEC委员会于1984年提出制定现场总线技术标准IEC1158(即IEC61158)。 A. IEC 61158目标:IEC1158的目标是制定



imgg

  • 精华:7帖
  • 求助:1帖
  • 帖子:98帖 | 169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386
  • 注册:2002年4月03日
发表于:2002-12-13 10:43:00
1楼
一篇好文章。 现场总线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到真正实现一体化尚需一定时间。

KG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7帖 | 3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73
  • 注册:2002年11月23日
发表于:2002-12-13 15:20:00
2楼
以太网传输距离受限,远距离控制??

jackson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1
  • 注册:2002年9月25日
发表于:2002-12-14 12:41:00
3楼
随着现场设备智能化要求的增加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普及,现场设备必定朝着网络终端的趋势发展,前提是智能化的需求,没有这种需求搞以太网接口是不合算的,系统控制中许多设备需求相差很大,因此现场总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具有相当的生命力,希望各位不要放弃。 随着光传输技术的发展,现在以太网传输距离已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实时性受到现场总线的挑战,各位同行应用时请充分注意,并请介绍经验! 另请高手指点,我为什么老看不见文章中的图片?!

shuchen_l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
  • 注册:2002年6月09日
发表于:2002-12-15 11:54:00
4楼
以太网在大型的自控系统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希望大家都来学习,现在已经实现一体化了,没有时间问题了。

domore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
  • 注册:2002年12月04日
发表于:2002-12-16 17:32:00
5楼
以太网在设备层应用的最主要障碍或者说是缺陷就是时间的不确定性了。 我想交换机的价格如果能大大下降的话,也许交换式以太网可以在设备层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看好以太网。

PEKI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
  • 注册:2002年12月12日
发表于:2002-12-17 10:46:00
6楼
同意jackson的观点!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2-12-17 15:15:00
7楼
好文章! 个人认为,之所以以太网能够进入工业现场,主要还是因为internet以及宽带技术的发展;来达到信息统一管理和监控,能够把工业现场与INTERNET很方便结合起来,这是以太网最大的卖点。 而对于设备控制层,现场总线,串口通信必然有自己发展的空间,这样,在中间转换环节,会出现一些设备;比如,串口转以太网,现场总线转以太网等。

吴子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
  • 注册:2002年11月16日
发表于:2002-12-18 09:58:00
8楼
想想:过去秦始煌统一中国的文字、现在全国统一普通话,为的是有统一的交流平台。所以我个人认为:,以太网进入工业现场将更有利于“统一”,全球所有的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用户等等,均可在此平台上互联。伴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及开放资源的渗透,以太网进入工业现场将是大势所趋。现场总线技术有它的历史形成原因,这种群雄格局将必然导致走向灭亡!!!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2-12-20 10:06:00
9楼
Opto 22公司在5年前就推出了现场以太网I/O产品,目前已在许多地方得到了成熟的应用,包括无线以太网I/O产品都推出好几年了。在大家讨论该技术的同时,也赶紧了解一下具体的产品和他们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www.EthernetIO.com http://www.gongkong.com/tech/detail.asp?id=4700&ban=

小小助工

  • 精华:1帖
  • 求助:0帖
  • 帖子:12帖 | 1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9
  • 注册:2002年11月18日
发表于:2002-12-22 10:57:00
10楼
在我们机械制造领域,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控设备之间要求组成系统,实现现场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企业自动控制的水平,以太网是大的发展方向。

拼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
  • 注册:2002年8月11日
发表于:2002-12-30 22:13:00
11楼
文章挺好的,就是看不懂。

漫步者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1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0
  • 注册:2002年12月25日
发表于:2003-01-02 09:10:00
12楼
软件解决以太网如何,例如现场每个站在连续发送成功后主动停发几轮以给其他站发送数据的机会,在采取整个网络可采用固定长度报文形式(类似PROFIBUS)等方式。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3-01-07 10:28:00
13楼
以态网的工业方案许多公司都有, 我们贝加莱(www.br-automation.com)的方案是ETHERNET POWERLINK(www.powerlink.com), 我们公司正在和其他几个公司将它作为行业标准推出.其实以态网的不足之处在于它的实时性不强,你发出去的帧通常无法确保它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设备.POWERLINK在处理实时性方面非常独特,它该变了以态网的桟机制,能同时实现同步数据(精度<1uS)和异步数据, 速度为100M.我们公司的伺服系统的高端方案是基于POWERLINK的套定位系统的同步周期是400uS.欢迎各位到我公司网站了解POWERLINK和伺服系统.

杭儿风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帖 | 31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873
  • 注册:2002年3月21日
发表于:2003-01-07 20:25:00
14楼
我的工作中应用不到这些技术,但我对此方面很感兴趣,想学一点。但会那么一点能应用在那个场所呀?

zf.zha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8
  • 注册:2002年10月28日
发表于:2003-01-10 22:01:00
15楼
监控层与管理层的以太网与底层设备的现场总线的结合,我认为是比较好的方式,可以解决实时通讯方面的问题。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3-01-12 12:20:00
16楼
请问,谁能够提供在机械工厂实现现场总线连网的集中控制的案例,和成本分析!谢谢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3-01-14 13:59:00
17楼
以上所述,工业一太网有可能会取代现在的现场总线。面对整个工厂,信息将更加透明化,但是安全也会提出来,现在看来一切都不明朗。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3-01-23 13:46:00
18楼
确实是一篇好的文章,我个人也使用过,还真的不错。在系统整合、统一管理、监控方面非常有效;而且不受区域局限。大家可以试试。我用过三菱和MOXA的产品,现在在试用DIGI的串口传以太网的设备。其中MOXA的工业以太网服务器我用过之后真的不错。

hillary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
  • 注册:2002年6月03日
发表于:2003-02-07 15:36:00
19楼
唐老师: 请问PROFIBUS-DPV2是何意?用PROFIBUS-DP可以将一般的数控机床联网吗?一般来说,运动控制是否就是指多轴定位系统?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3-02-24 14:39:00
20楼
唐老师: 你好,能否将这篇文章传给我? renshaohua@hotmail.com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