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 81346-2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发布的系列标准之一,全称为《工业系统、装置和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理和参考名称—第2部分:对象分和类别代码》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成立时间:1947年2月23日,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
前身:由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和联合国标准协调委员会(UNSCC)合并而成
性质:非政府组织,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询机构,覆盖除电工电子外几乎所有领域(如制造业、环境、食品等)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成立时间:1906年(早于ISO),总部最初在伦敦,1948年迁至日内瓦
背景:为应对早期电器安全事故频发而设立,是全球首个电工标准化机构
与ISO关系
ISO:通用管理及环境标准;
IEC:电力设备与系统;
ITU:通信技术(如5G在电网中的应用)
统一技术语言
标准化标识
最新版本为2019版(ISO/IEC 81346-2:2019),扩展了行业适用性并优化了分类层级
三个方面(Aspect)
功能(Function)
产品(Product)
位置(Location)
字母代码系统
入口类(Entry Class)
子类(Sub-class)
子子类(Sub-sub-class)
分层应用
示例
BF
(流量传感对象)→ BFB
(带标量输出的流量变送器)设计阶段
制造与装配
维护与维修
F
识别保护设备)。文档管理
培训与教育
行业特定分类
关键更新
GQA
作为GQ
的子类)。国际采纳
IEC 81346-2通过对象分类+字母编码构建了工业领域的“技术通用语言”,覆盖设计、制造、维护全流程。其2019版强化了分类逻辑与行业适配性,是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项目中不可或缺的标准工具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