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失控是电池因内部链式反应导致温度急剧上升、最终引发燃烧或爆炸的过程。其机理复杂,涉及电化学、热力学与材料失效的耦合作用
SEI膜分解:
负极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在80-120℃分解,放出热量并消耗电解液。
(CH2OCO2Li)2→Li2CO3+C2H4+热量(CH2OCO2Li)2→Li2CO3+C2H4+热量
负极与电解液反应:
嵌锂碳负极与电解液(如EC/DMC)反应,释放可燃气体(H₂、CH₄)。
PE/PP隔膜熔化收缩,正负极直接接触→内短路→焦耳热爆发。
三元材料(NCM/NCA):
150-250℃释放氧气,加剧燃烧:
LiNi0.8Co0.1Mn0.1O2→NiO+CoO+MnO+O2↑LiNi0.8Co0.1Mn0.1O2→NiO+CoO+MnO+O2↑
有机溶剂(如DMC)与氧气反应,释放大量热:
温度飙升:
反应热积累使电池温度升至500℃以上,引燃壳体材料。
喷阀与爆炸:
安全阀失效时,内部压力骤增导致爆炸。
多米诺效应:
模组中单体温失控引发相邻电池连锁反应(尤其高能量密度电池包)。
因素 | 作用机制 | 案例 |
---|---|---|
能量密度 | 高镍三元>LFP(热稳定性更差) | 特斯拉4680 vs 比亚迪刀片 |
SOC状态 | 满电(100% SOC)热失控风险更高 | 过充实验(>4.3V) |
冷却系统 | 液冷可延迟热扩散,但无法阻断链式反应 | 电动车电池包设计 |
材料改进:
实时监测电压/温度,触发断电保护。
热管理设计:
相变材料(PCM)吸热,液冷板均温。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