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 IE转DeviceNet网关:让老设备焕发RFID新活力!(建议收藏噢) 点击:4 | 回复:0



耐达讯通信技术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9帖 | 0回
  • 年度积分:108
  • 历史总积分:108
  • 注册:2025年5月29日
发表于:2025-06-12 15:30:09
楼主

在工业现场,DeviceNet这位“老伙计”勤勤恳恳连接着无数底层设备,而CC-Link IE作为工业以太网领域的“后起之秀”,凭借高速与开放备受青睐。当车间想引入RFID读写器提升追踪精度时,工程师们常面临难题:崭新的RFID读写器支持主流CC-Link IE,但核心PLC却深陷老旧的DeviceNet网络中——难道要为了一个读写器掀翻整个网络架构?image.png

 

别急,耐达讯通信技术CC-Link IEDeviceNet网关的协议转换器,正是为此而生的“技术搭桥专家”!它本质上是一个智能网关,默默驻守在两个异构网络之间,承担起实时、双向的协议翻译重任:将CC-Link IE TCP/IP上的数据帧精准拆解,再按照DeviceNet网关的规则严谨封装,反之亦然。这一切,犹如一场无声的“心脏搭桥手术”,让不同代际的工业网络血脉相通。

image.png

 

现场难题?看它如何化解!

 

某汽车零部件装配线,PLC基于DeviceNet网络控制,需新增RFID工位,读取工件托盘信息(支持CC-Link IE)。直接布线成本高,改造风险大。

image.png

 

解决方案:

1.  RFID读写器旁安装耐达讯通信技术CC-Link IEDeviceNet网关转换器。

2.  转换器CC-Link IE端接入车间主干以太网(如5米网线连接)。

3.  转换器DeviceNet网关端就近接入原有DeviceNet总线(如2米总线电缆)。

4.  工程师在PLC端(通过DeviceNet)直接配置/读取RFID数据点(如托盘ID存储区),如同读写本地DeviceNet从站。RFID数据(如托盘ID`0x3A7B`)经转换器“翻译”后,毫秒级送达PLC

 

效果:快速部署,成本仅为改造十分之一;读写距离灵活(以太网优势);PLC程序仅需简单扩展点表,原有逻辑纹丝不动,稳定性满分!

image.png

 

总结:兼容性即生产力

 

耐达讯通信技术CC-Link IEDeviceNet转换器,绝非简单的物理连接器。它是打破新旧网络壁垒的“智慧之桥”,让工程师无需纠结于网络代差,轻松整合如RFID这样的先进感知技术到现有DeviceNet网关体系中。在拥抱工业物联网(IIoT)的浪潮里,它让老旧设备也能焕发智能新活力,以最低成本实现感知升级,是产线平滑过渡的务实之选。让创新融入现有血脉,这才是真正的工业智慧!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