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逛工控网的时候看到我2008年写的一篇帖子被置顶,还有很多人在讨论,所以就想着再写一篇帖子,来说说我眼中的电气软件会是怎么样的发展,毕竟我们需要与时俱进。
2008年,我从事电气设计软件的服务工作刚刚满两年。我是学的电气专业,做过两年的电气设计,从接触专业的电气设计软件开始就被深深的迷上了,当时用的是SEE Electrical。这个软件很小巧,使用的是MS Access数据库。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设备库、符号库和一些电气设计的绘图规则被这个电气软件收纳并整理,这样电气设计就只是简单的选择符号、选择设备、绘制图形,随后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了。相对于AutoCAD,专业的电气设计软件拥有太多的优点了。
三年,我使用SEE Electrical服务了很多客户,帮助他们从AutoCAD的泥沼中走出来。随后,进入了我的elecworks时代。
我的梦想,是帮助更多的电气工程师走向“专注于设计”,推动中国的电气设计流行起来。为着这个梦想,我一直努力着,一直捍卫着。虽然在SEE Electrical的工具推广中,我得到了很多电气工程师的认可,但是我看不到太大的希望,因为我没有办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推动电气设计软件的发展,我不是英雄,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在elecworks身上看到了一丝曙光。
为什么电气设计软件不能流行?因为电气设计不被重视,机械设计才是主流设计。从企业领导者的角度考虑,中国制造是时代的号召,3D设计必须是主流设计,电气设计是辅助设计。这个思想才是引导我的一个新思路。
我老家是一个革命老区。小时候我爷爷告诉过我一个真理:我自己太弱小,不能翻过门口的这座山,但是我可以跟着能够翻越这座山的大人一起过去。一样的道理,电气设计为什么要孤独的在黑暗中行走?为什么不能跟着光明一起同行?elecworks的集成模块可以无缝的把电气设计数据传输给SolidWork,帮助机械设计快速完成结构装配,甚至是根据电气设计的原理完成电线的自动连接,并统计出电线的长度数据。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模块。
Elecworks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解决了电气设计的需求,而是将电气设计捆绑到机械设计身上,跟着机械设计这个巨人,电气设计能走的更快、更远。果然,2015年国家发展的主题就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的梦想往前走了一步。
从2012年开始,Eplan、SEE Electrcail、Engineering Base相继提出与SolidWorks的集成方案。虽然不是无缝的,对于电气设计和机械设计的融合没有elecworks那么完美,但是对于整个电气设计软件的发展已经是一个新风向了。
机电一气化设计,成为一种趋势。
新年春节刚过,我坐在桌前看着朝阳,发现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现在再看电气软件的发展,我认为应该再迈出一步了。
很多朋友和我说,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电气设计与ERP、PDM的深入集成。我不反对这样的说法。Elecworks与SolidWorks的集成,是让电气设计与机械设计、工艺设计集成的更加紧密。整个企业,需要通过ERP管理和规划电气软件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例如设备的选型需要参考价格、库存等数据;也需要通过PDM管理电气设计的图文档,做产品的版本管理。
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设计方式的改变,而不是企业内部数据的整合。
不管是哪款软件,都在推荐一种“宏”的概念,使用“化整为零”的思路将整个设计内容中通用的部分整理成不同的模块。这样,在后期设计的时候,通过模块的组合就可以快速完成新的设计。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个工具来配置设计哪?让我们把思路捋一捋。
在中国制造的时代,很多企业更多的是将电气设计软件作为绘图工具来使用,充其量是代替AutoCAD,完成自动统计报表和减少设计错误。有没有躺枪的?
我的梦想是帮助电气工程师实现“专注于设计”,所以上面提到的目标,太粗浅了。这不是设计,这是画图。
就像搭积木似得,我们手头上已经有很多宏模块了,为什么不能先定义顶层设计,规划出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自动调用宏而生成原理图?也就是说,从设计规划开始,先完成顶层设计,而后生成原理。注意是生成,而不是另行绘图。
为什么是生成而不是另行绘图?在设计中,人工干预的越少,出错的可能性越小。在未来的设计中,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元素会更多,这就要求电气设计走向一个智能化、模块化、配置化的设计模式。
知道汽车在怎么设计吗?根据市场需要,提出顶层设计方案,通过配置方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汽车的生产。也就是说,从设计到生产到工艺,整个过程都是通过配置完成的。但是这套系统的售价是以亿为单位的。
我想,这样的方式未来会在中小型企业里面普遍,这才是工业4.0需要的电气设计。
此外,线束设计将会时候一个普及的新方向。
以上纯粹是代表个人意见,是否客观自有人评。涉及软件的内容比较,完全是个人理解,如有偏差,请见谅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