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术双管齐下 消弭BYOD数据安全隐患 点击:75 | 回复:0



sanlengu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17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78
  • 注册:2014年5月20日
发表于:2014-06-30 13:39:48
楼主


  BYOD一直是近年来的几个热词之一。据相关机构预测,2016年企业中将有一半员工使用自己购买设备, 40%工作人员会使用智能移动设备进行办公。目前在中国,已经有50%以上的组织单位允许雇员使用自带个人设备工作,而企业的比例更是高达70%以上。


  将BYOD带入办公场所可以很大程度上为企业降低在移动终端上的成本投入,也可以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带来好处的同时,BYOD也会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有安全专家认为,当前企业在移动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下面就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山丽网安一起来看一下吧。


  私人移动终端潜在风险蔓延至办公环境


  1、 允许IPAD,Iphone,Android操作系统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接入,可能会在企业网络的防护层上打开一个缺口,给恶意攻击者提供入侵途径,甚至可能造成企业机密数据的丢失。


  2、 员工自带设备中的一些不安全的应用软件会威胁到企业内网的安全。


  3、 如果移动设备在不安全的网络中使用,例如公共场合的Wifi热点,易造成恶意软件感染和数据泄漏。


  目前在国内,企业常见的移动安全的防护还是主要是以终端安全软件为主。对于企业而言,BYOD将网络设备中不可知、使用者位置独立以及整体移动性之间不断变化这三项潜在趋势对网络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这将对于IT管理者带来巨大的安全挑战与考验。


  企业发展数据安全防御是核心


  数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无论是传统安全防护还是未来的移动安全产品,都应该把防御的重点转移至企业的数据安全保障上去,因为企业的移动安全归根结底就是数据的安全。尤其对于BYOD这种流转与企业内外的设备来说,数据安全防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企业应如何部署合适的数据安全策略?首先企业需要拥有严谨的网络安全控制策略,实施安全策略的指定,还需要考虑终端用户实际试用效果。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措施:


  1、授权帐号和密码管理,对于敏感信息提供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

  2、定义精确的网络访问控制策略,管理基于网页形式的SSL-VPN访问请求;

  3、针对任何用户发起的网络访问请求和访问记录的追踪和监管;

  4、定义外来接入者或者访客们的接入区域和访问权限。

  5、使用灵活且本源的数据加密软件防止非法拷贝、防泄漏、


  管理、技术双结合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移动安全防范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需要技术与管理双管齐下的安全问题。在BYOD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企业还需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方案来防范企业信息安全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山丽防水墙数据防泄漏系统就可以解决所有企业的这一头疼问题,“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真正实现 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山丽防水墙数据防泄漏系统是一款基于“环境指纹”的信息安全软件管理系统,用于企业内部终端管理和数据文档管理。通过终端数据双对象的管理方法,实现机密信息资料的防泄漏、防拷贝、防未授权访问等安全维护和管理,提供为商业及其他核心机密应用环境构建强大而实用的安全防线和数据信息保护策略。


  在终端管理上,通过管理外设、端口、程序使用、IT资产审计等软硬件的手段,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实时管理,如同“档案室”、“保险柜”的硬件管理,达到“七分管理、三分技术”中的“七分管理”的技术实现。


  在数据管理上,在授权环境中,当不同用户对加密文件进行访问时,控制用户对文件的使用权限,并实时跟踪不同用户对此文件的操作情况并且记录在案,使之不被非法入侵、外传、破坏及拷贝。根据具体的应用,管理员可以在局域网中架设特定授权环境,或者在互联网架设自己的特定授权环境。在授权环境中,机密文件的访问,可以通过文件共享、HTTP、FTP等协议来访问。每个授权环境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这个特征能够为本软件系统借鉴,在不同的授权环境中的文件不能互换使用。


  通过管理数据本身,依赖BLP数据控制模型和DLM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结合,真正实现对最有价值资产的管理,如同档案室和保险柜中的“档案”管理。达到“七分管理、三分技术”中的“三分技术”的技术实现。


  目前BYOD已渐渐变得全球化,成了企业办公的一大趋势。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在为员工带来便捷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信息安全风险的存在。山丽防水墙数据防泄漏系统以多模加密技术为核心,结合管理与技术兼顾企业用户的需求与可用性,保障企业内网安全和数据安全!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