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企业经营中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负库存。
生产经营部门在向原材料部门领用所需材料时,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所需的材料明明摆在库房里,数量也满足要求。而此时在库管员的帐上这种材料的数量却没有这么多,帐上的库存数量比领料单上的数量还少,库管员按领料单上的数量将材料发放给所需部门后,帐上就出现了负数。库管员为了把帐做平,甚至于还要向领用者打欠条。这种现象被业内人士称作“负库存”。
然而,目前在不少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等等等各色各样的企业中,这种“负库存”现象在周而复始、反反复复、不同程度地出现。
让我们走进一家发生“负库存”的经营企业,看看他们是怎样接收供方单位送货的。
当供方(卖方)向经营企业(买方)送上原物料时,经营企业收货人员收货(一般是库管员在供方收货单上签收认可,有的还要由经营企业质检人员检测后放行),经营企业并未在收货时向供方支付与所收货物等值的资金,同时也不将与所收货物等值的含税发 票在财务入帐。这批原物料以实物形式进入经营企业库房,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却未及时出现在经营企业的财务帐上(一般是延期出现)。
为什么会出现“负库存”?
一.供方企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他们不惜代价拼抢市场。有的供方企业向经营企业“铺底”销售,就是相当于向经营企业提供周转这部分物品的流动资金。
二.经营企业借机占用供方资金,相当于使用无息贷款。所以库房越大越好,库存越多越好,库房相当于银行,负库存数量越多,相当于银行存款越多。银行存款越多,用起来越方便。
“负库存”会带来什么?
“负库存”可能带来大量物资的堆积。日本人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库存是万恶之源”。大量的物资库存会导致如下结果:
1.因市场发展、技术进步带来库存物资价值损失。库存产品是按过去要求型号做的,装在按瞬息万变的市场要求开发出的新品上就不合适了。这些产品除用作售后服务及可改作其他用途以外,大量的都只好报废。
2.运输、搬运过程中的破损,存放过程中的变质、锈蚀等,导致物资报废、质量下降、价值降低等损失。
3.失火、盗窃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价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