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下以上的控制回路,看后之后发表一些个人浅见:
看上图所要控制的目的无非是在星形向三角形切换的时候加入了电阻过渡,星形向三角形切换时电动机不间断供电,保证了星形向三角形切换的时候不产生电机因剩磁产生的自感应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叠加,从而避免可能星形向三角形切换时产生的巨大瞬间电流。
但本人认为以上控制控制回路有错误,主要是接触器动作时序错误,加了电阻却做了无用功,真浪费了。
接触器正确的动作时序是:启动----KM3得电闭合-----KM1得电闭合----时间继电器KT1 延时42秒------KM4得电闭合------KM3失电断开----加多一时间继电器KT3延时0.5s------KM2得电闭合----KM4失电断开-----星三角切换过程完成,正式投入运行。
我个人认为大马达电流较大,星形接触器KM3断开的时候,不能让KM2马上切入闭合,应延时0.5左右,确保KM3断开的时候主(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电弧完全熄灭。上图的错误就是KM3断开后,KM2马上投入闭合,从机械角度来看,KM3是断开了,但实际中,KM3在断开的过程时还有拉弧效应产生,电气上还是没断开的,接触器内部灭弧时间可能要0.05至0.1左右。在很多工控场合,星形向三角形切换瞬间主回路短路,我认为应从这方面去分析。
上图还有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在KM3回路里面串入KT1,只有确认KM4得电后,才能断开KM3。
在这个电路中,如果电阻值、电容值选配得当的话,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谐波吸收(最大程度的减少此电路启动时产生的谐波,以减少对电网的污染)电路。
接触器正确的动作时序是:启动--KM3得电闭合---KM1得电闭合--时间继电器KT1 延时--KM3失电断开--KM4得电闭合--继电器KT3延时--KM2得电闭合--时间继电器KT2 延时--KM4失电断开
电阻值、电容值的选配与很多因素有关系:电网电压、频率、电动机的功率(绕组线径、匝数、剩磁等)、额定转速、以及星三角转换迅间电动机轴的转速与加速度(正值或负值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理论上是这样的,一般都会取一个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