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出口火爆背后,这份 “安全护照” 你办好了吗? 点击:5 | 回复:0



行走的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8帖 | 0回
  • 年度积分:99
  • 历史总积分:99
  • 注册:2025年9月16日
发表于:2025-10-23 13:11:40
楼主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交出亮眼答卷:出口额达 7.46 亿美元,同比激增 59.74%,出口目的地扩至 100 个国家和地区,波兰、越南等市场增速均超 300%。在这股出口热潮中,不少企业却在海关遭遇 “拦路虎”—— 缺少目标市场的强制安全认证。业内早已形成共识:火爆出口,认证先行,这些认证正是产品出海的 “安全护照”。
欧盟市场的 “通行证” 是 CE 认证,这是进入欧洲 32% 市场份额的硬性门槛。工业机器人需符合 EN ISO 10218-1/2 与 EN ISO 13849 标准,安全控制系统性能等级需达 PL=d 级,急停装置必须满足 0 类停止要求,协作机器人接触力更不得超过 150N。2025 年欧盟还启动了自主决策机器人标准预研,企业需提前布局技术储备。
北美市场则认 NRTL 认证,UL 是最具认可度的认证机构之一。该认证重点核查电气安全与电磁兼容性,未获认证的产品不仅无法清关,更难以进入汽车、电子等核心应用领域。而针对俄罗斯等欧亚经济联盟国家,EAC 认证已取代原 GOST-R 高风险认证,2025 年 7 月起证书还需附加加密 QR 码,否则无法通关。
东南亚市场虽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隐性要求不少。越南要求机器人项目每年需完成至少 200 小时本地员工培训,印尼则规定 SCARA 机器人需本地完成总装。部分国家还参照欧盟标准核查安全性能,缺乏合规文件将面临清关延误。
认证缺失的代价远超想象:欧盟海关数据显示 40% 认证失败源于风险评估不足,北美市场未获 NRTL 认证的产品直接扣留率达 60%,东南亚部分国家更会加征高额罚款。在出口量即将突破 28 万台的 2025 年,备好 “安全护照”,才能真正抓住全球制造业升级的红利。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