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某知名新能源科技公司的锂电池生产线中,极片涂布与辊压工序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与一致性的核心环节。该产线的主控制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西门子S7 1200 PLC(CPU 1214C,作为Profinet主站),负责整个单元的逻辑控制与工艺调度。然而,在精密张力控制、多轴同步辊压等工位,为追求极高的动态响应,选用了多台性能卓越的第三方伺服驱动器,该系列伺服原生支持CC Link通信协议。
核心痛点:
1. 协议异构壁垒: 核心控制器(西门子Profinet)与执行层驱动器(CC Link)分属两大工业总线阵营,协议互不兼容,无法直接构建统一的控制网络。
2. 极高的同步性要求: 涂布辊压过程要求多个伺服轴保持严格的同步关系,速度同步偏差需控制在±0.1%以内,位置同步偏差需≤50μs,传统的脉冲控制或模拟量控制方式难以满足。
3. 数据交互复杂性: 不仅需要下发速度/转矩指令,还需实时采集伺服的状态信息(如实际位置、扭矩、报警代码等),进行闭环工艺优化,对数据交换的实时性和完整性要求极高。
4. 运维成本高: 若采用额外的运动控制器或更换所有伺服,将导致项目成本激增、系统复杂化,并带来漫长的调试周期。
为解决上述痛点,我们引入了捷米特 JM-PN-CCLK协议转换网关。这款工业网关在此项目中扮演了“神经中枢”的角色,是实现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
网关功能简介:
角色定位: 网关在Profinet网络中作为从站,在CC Link网络中作为主站。
核心功能: 实现Profienet与CC Link两种协议的双向、高速、透明转换。
关键特性:
作为一款边缘计算网关,它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对伺服数据进行预处理,减轻PLC负载。
内置数据采集器功能,能完整映射所有伺服的参数和状态数据。
强大的物联网网关属性,为未来数据上云、实现预测性维护提供了可能。
系统结构拓扑图:
实施过程:
1. 网关配置:
使用捷米特专用配置软件,设置网关的CC Link主站参数(如传输速度10Mbps,站号分配等)。
将各伺服驱动器的站号、数据容量(如RWr、RWw的字节数)在网关的CC Link网络配置中进行组态,建立完整的网络扫描列表。
2. PLC组态:
在西门子TIA Portal工程软件中,安装并导入 JM-PN-CCLK网关的GSDML文件。
将网关作为标准Profinet设备添加到PLC的Profinet网络,并根据CC Link侧的配置,在网关模块的属性中定义好输入/输出数据的长度(例如,64字节输入/64字节输出),这些数据区将自动映射到PLC的I/O地址区。
3. 数据映射与编程:
在PLC程序中,规划好输出区(Q区)用于向所有伺服发送控制字和指令值;输入区(I区)用于接收所有伺服的状态字和实际值。
通过编程,将具体的控制指令(如目标速度、目标转矩)写入到对应的输出字,并解析从输入字读取的伺服实际位置、扭矩及报警信息。
4. 伺服参数设置与调试:
按照CC Link网络要求设置各伺服驱动器的站号、通信速率等参数。
进行网络连通测试,通过TIA Portal的监控表和网关的诊断功能,确保所有伺服节点通信正常。
最后进行伺服的自整定和系统联动调试,优化同步控制参数。
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打破协议壁垒,实现数据畅通无阻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通过捷米特JM-PN-CCLK这类高性能工业网关,我们成功地将西门子PLC在逻辑控制与工艺管理方面的优势,与CC Link伺服在精密运动控制方面的特长完美融合。这一方案不仅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现实痛点,更通过边缘计算网关的能力,为产线的持续优化与智能化升级打开了新的空间。它有力地证明了,选择合适的协议转换智能网关,是企业应对设备异构挑战、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资。
《具体内容配置过程及其他相关咨询请与武工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