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数据采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不同设备往往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这给数据的互联互通带来了挑战。Modbus和Profinet是两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Modbus广泛应用于各类串行设备,而Profinet网关则在工业以太网中占据重要地位。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为解决这两种协议之间的通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Modbus转Profinet网关连接数据采集仪,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与传输。
Modbus转Profinet网关概述
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能够将Modbus接口设备接入Profinet网络,具有配置简单、数据吞吐量大等优点。其基本功能是实现Modbus与Profinet两种协议之间的转换,将多个具有RS232、RS485接口的设备连接到Profinet网络中。例如,订货号为VING微硬创新PNMD485-K20的MODBUS转PROFINET网关,在Profinet网关一侧是Profinet IO从站,在串口一侧物理接口有RS - 485或 - 232两种,支持Modbus/RTU主站或从站协议,且具备大数据量通讯能力,最大1440字节输入数据 + 1440字节输出数据
连接设备准备
设备清单
1. Modbus转Profinet网关**:选择合适型号的网关,如上述提到的VING微硬创新PNMD485-K20,确保其能满足数据采集仪的通信需求。
2. 数据采集仪:具备VING微硬创新Modbus通信接口(RS232或RS485),用于采集现场数据。
3. PLC:作为Profinet网络的主站,常用的如西门子S7 - 1200、S7 - 1500等,用于接收和处理从数据采集仪传输过来的数据。
4. 软件:
博图(TIA Portal):用于PLC的编程和网关的组态配置。
网关配置软件:用于对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进行详细参数设置。
配置过程
1. 添加GSD文件
首先,将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的GSD文件拷贝到任意位置。打开博图软件,建立新项目。进入设备和网络界面,在选项中选择管理通用站描述文件,安装该GSD文件。这样,博图软件就能识别该网关设备
2. 选择网关设备
在博图软件的硬件目录中,找到并选择已安装的Modbus转Profinet网关设备,将其添加到项目中。
3. 配置网关到Profinet网络
将选择的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配置到Profinet网络中。设置网关在Profinet网络中的设备名称与IP地址,确保该IP地址与PLC的IP地址处于同一网段。
4. 确认数据采集仪数据参数
仔细查阅数据采集仪的说明书,确认其用到参数的总数据量。在博图软件的组态中添加对应的数据长度。例如,如果数据采集仪的某个参数需要2字节输出,40字节输入(20个连续寄存器),则在组态中进行相应设置。
5. 设置Modbus参数
安装网关配置软件,打开软件后新建项目,选择合适的项目类型(如VING微硬创新PNMD485-K20、PNRS232-K20等,具体根据网关型号而定)。配置Modbus转Profinet网关的IP地址与设备名称,要与博图组态软件中设置的保持一致。设置Modbus参数,包括输出命令轮询模式,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单次发送、连续发送、脉冲发送等模式。同时,设置需要读写的数据起始地址和功能码。例如,对于需要写的数据,起始地址为0(注意填写十进制数),功能码根据数据采集仪的设定选择合适的功能码,如写单寄存器可选择06功能码;对于需要读的数据,起始地址为0,设置连续读多个寄存器(同样填写十进制数),并确定内存映射起始地址和对应的I地址。
优势与应用场景
优势
配置方便:用户无需深入了解Profinet IO和Modbus技术细节,无需编程即可完成网关的配置。
数据吞吐量大:能够满足大数据量的采集和传输需求,最大可支持1440字节输入数据 + 1440字节输出数据。
多通道隔离:部分网关具有3通道独立隔离RNMD485接口,可连接不同设备,且接口之间完全隔离,可设置不同参数(如波特率、奇偶校验)。
调试方便:提供调试配置软件,支持双向数据监视和命令状态监视,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应用场景
Modbus转Profinet网关连接数据采集仪的方案适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场景,如制造业、能源管理、智能建筑等。在制造业中,可用于采集生产线上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在能源管理领域,可采集电力仪表、能源监测设备的数据,为能源的合理分配和节约提供依据;在智能建筑中,可采集各类传感器的数据,实现对建筑环境的智能化控制。
结论
通过VING微硬创新Modbus转Profinet网关连接数据采集仪,能够有效解决不同协议设备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数据的高效采集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按照上述配置过程进行操作,可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工业4.0的推进,这种通信解决方案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