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行数字化转型,都在遴选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也都出台了一些评价指标。而这种评价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各方看法和思考。
本文只是一些探讨思考,不针对任何地方的现有的已出台的评价方法或指标体系。
(1)就技术要素而言,全面性不是必然的。
数字化转型语境下的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的评价,一般来说,可能都会给出一些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环节以及要求。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全面是必然的吗?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或者想要发展得到的竞争优势。数字化转型也是要围绕着这个竞争优势来做事或服务的。有的企业想做大,想要提升效率,而有的企业是想做强,想要提高质量,这个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偏重于制造生产,而有的企业变重于设计工艺(对于数字化之间或者智能工厂来说,有的企业可能根本就没有设计)。其生产过程的组织及其重点也都是不一样的。
全面性并不是必然的,甚至性价比是不好的,尤其是可能要花80%的经费解决20%的问题。就如同ISA 95关于MES规定了11个功能模块,但企业用脚投票,事实上也没有这么干的,也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
(2)数字化业务的开展程度,体现为线上与线下以及人与机器/产线/工厂(人机系统)的介入或融合程度。
线上与线下在业务体系当中做占据的比例程度,这是一个评判指标,比如集成。
数字化所代表的数据、指令乃至文件、程序等,在系统当中或生产体系中的体现,也是一种评价指标,比如无纸化。
在人机交互体系当中,人具体在做一些什么事情,是事务性的事情,还是带有决策判断性的事情,这是决定所谓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是否只是将手工模式计算机化而已,据此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评判指标。
换个角度,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而不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所谓的机器换人降低就业可能并不是所期望的,人如何能够真正的发展并且发挥作用才是希望的吧。
(3)虽然数据的采集是基础,但是对于数据的分析应用才是重点。
数据是用来应用的,而不是过程记录或者说存档入库而已。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不管是数字化还是智能,都体现在数据的分析应用上,解决了什么样的生产优化与管控问题,这才是重点。
尤其对于车间或者工厂来说,就是围绕制造及其过程本身,比如对于工艺的优化,比如对于质量的改进。
(4)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的建设都是非常功利性的,运营效能指标的改善将是评价重点。
不同的行业企业,可能有一些共性的运营效能指标,但追求竞争优势的企业一定有自己个性化的要求。在哪些运营效能指标方面作出了改善,这应该是评价的重点。
比如降低库存或者说提高了库存周转率(成本),这个里面其实隐含了精益思想的贯彻,以及对于排产调度的隐性要求,甚至包括关于供应链方面的一些预测评估。
比如针对突发生产扰动的快速响应速度。记得参观西门子成都工厂的时候。那边的介绍人员就说从接到销售订单到生产现场数据链路的响应速度,似乎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当然了,还有针对各种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生产扰动。这个其实是考验的是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的协同方面的应用效果。
比如产品质量的一次直通率提升程度,这个也是对于相关技术和系统应用的综合效果。
(5)自动化当然是数字化的一种体现,但还是要理性看待。
自动化代表了制造工艺的物化与沉淀,企业追求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来说,自动化是只是可以参考但未必必然参考的一种基础而已。如果一定要参考,那一定会要求自动化所体现的行业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都是什么?尤其是在工艺知识沉淀方面,自动化产线上面是如何沉淀或者实现的,这才是数字化或者智能发挥优势的地方。如果只是手工操作模式的规范化并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得以实现,这个应该也不是地方政府所希望的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
如果是长期稳定的产品任务,进行自动化的升级改造,这是可以的。但关于自动化,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有柔性的需求,怎么解决?
………………………………
数字化车间或者智能工厂的评价,其实是一个众口难调的事情,就如同高考一样,总是要给出一些评价指标的。但是与业务融合以及为效能指标改善,这都是应有之义。客观的打分评价要有,主观的效果评估(其实也是客观可量化的)。
来源:微信号 智能制造随笔
作者:王爱民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