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该看懂春晚的什么 点击:73 | 回复:0



明亮天空

    
  • [版主]
  • 精华:1帖
  • 求助:12帖
  • 帖子:142帖 | 533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650
  • 注册:2008年5月15日
发表于:2015-02-28 08:51:57
楼主

 作者:陈兴杰

    前几天很多人说春晚歧视,尤其潘长江和蔡明的小品,公然歧视矮子。有多少人受心理伤害,受伤害的程度有多大,我不去说。在政治正确盛行的时代,讽刺、嘲笑、调侃、戏弄、恶搞、毒舌,这些都有争议的风险。越政治正确的文艺越无趣。其实文艺的最大问题不在雅俗,而在于是否聪明。在我看来,这小品的不聪明之处就是诋毁黑车。
    潘长江是大年夜练手的司机,警察几次查都是为了抓黑车,说黑车是非法营运,可依法暂扣车辆,蔡明则不停帮他遮掩。潘长江开车迷路,蔡明以为是被黑车给坑了。最后温情告白,欢喜结束。黑车是什么呢?无非是多年来备受政府打击的私人出租车服务。在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成大趋向,滴滴专车登陆央视的时候,还把黑车抹得那么不堪,真是愚蠢。作品主旨无关于此,真要说歧视,也该有人说说歧视黑车吧。歧视矮子无非让一些人心理不舒坦,谈不上其他伤害。歧视黑车,则是为一项坏政策鸣锣鼓吹,它的背后是扣押、罚款、没收,甚至血淋淋的钓鱼执法。
    1996年春晚,赵丽蓉和巩汉林作品《打工奇遇》也有类似情景。从表演上看,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小品,主题都在赵丽蓉老师手写的那四字,货真价实。这主旨非常好。故事里那一段,物价局打电话过来,要求酒楼报菜价,赵丽蓉把酒楼的“黑心内幕”全唱出来,就很难看。物价局把手伸到酒店,干预菜价,这在市场经济时代就是个笑话。在这小品里,物价局很伟光正,代表公众利益,酒楼坑蒙拐骗,是奸商的代表。这脸谱让我觉得很没意思。
    1990年的《超生游击队》则是我印象中最糟糕、恶劣、难以容忍的作品。它其实是当年的元宵晚会节目,不过名气之大,影响之广,丝毫不逊于春晚节目。这垃圾节目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大概是它是计生宣传品,在电视台反复播出。黄宏和宋丹丹演的是一对农村夫妻,为生儿子,背着女孩四处流窜。黄宏演的农民,愚昧油滑,没有文化,连给孩子起名字都稀里糊涂,却满脑子想生儿子,让人一看就是农村穷生滥生典型。创作者大概想表达,农村超生者就这副德行,政府不管一管,帮他们结扎流产,农民就像牲口一样地滥生。宋丹丹则是开明派,“自打有这几个孩子,咱的生活水准真是急转之下一日千里啊”。农村妇女竟是这番觉悟,自觉迎纳罚款结扎的计生政策?
    他们流离失所,“有时候也想回去。可回了村咋整啊?小大小二小三把家里的东西都罚的差不多了”,“晚上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成天钻那个水泥管子,看到孩子们冻得直哆嗦”,这是生孩子导致,还是因为计生政策迫害呢?节目给的答案居然是前者。“咱跟村长主动承认错误,这也算咱坦白交代投案自首他不总得给咱个宽大处理啊?他要是不给咱宽大处理还要罚咱,咱给小四打个借条。咱保证以后是男是女再不生了。”
    因为生孩子而深受迫害,到小品里却成了“犯错误”,就是挨罚款也甘之如怡。为宣传计生政策,这小品贬低反抗民众,对他们歧视调戏,对计生暴行没有丝毫不安,算是小品界助纣为虐的奇葩了。
关于宣传计生政策的春晚作品,1983年还有一部姜昆和李文华的相声《错走了这一步》。此前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写入宪法,计生政策还在初期宣传,《错走这一步》写了一个多子家庭乱如麻的烦恼,中间谆谆告诫,如果不搞计划生育,资源就不够用,工作不好找,“多子女的坏处是个人受累国家受罪”。这里面有大量错误知识。强硬的一胎化政策当时还未启动,文艺界已积极行动,为恶政鼓躁。姜昆的表演十分生动经典,可惜却是一部坏作品。
    自微博时代兴起后,每年除夕春晚就饱受指摘。这是好现象,春晚早已衰落,大家都在看它慢慢地死掉。在它死之前,很多人又抱有期待,不吐不快,希望为它的下葬添一抔土。春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形式呆板、表演空洞、内容乏味。很多人都已习惯了,转而谈论政治正确,说春晚充斥着歧视,歧视胖子、矮子、剩女、妻管严、残疾人,等等。其实这些都不太有所谓。只要不太过分,惹人一笑的东西无非是对呆傻憨痴的嘲笑,是否让人不爽,因人而异。真要以一条准绳为标准,好玩的东西就要砍去一大块。
真正有害的,是春晚以“年夜饭”名义向民众灌输一大堆垃圾价值观。载歌载舞,公开歌颂权力的作品人们通常不太感冒,反倒是一些看起来贴近民众的作品,总是难免意识形态输入。我也认同,欣赏文艺作品轻轻松松,别总是小心翼翼,无奈他们总想“寓教于乐”,讲点什么微言大义,思想内涵,民众留个心眼,提高辨识水平就很有必要。当然,少看或干脆不看春晚的人,则可能是最大赢家。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