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社会,有需求就会有商家们举起切蛋糕的刀。目前在北京、广州、深圳等若干公共交通发达的城市,车载Wi-Fi、公交免费Wi-Fi覆盖已经形成新的风潮。虽然每个城市的做法都有不同,但是无一例外都抱着利国利民的口吻做足了宣传,对用户的宣传噱头也是如出一辙:2块钱搭车,免费蹭网。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已经有企业专门开发了Free Wi-Fi多媒体智能终端这类产品走向市场,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终端产品有深圳宏电自主研发的“宏电Free Wi-Fi智能多媒体路由器”产品。产品性能在行业应用中的口碑很不错,感兴趣的可以去其官方网站进行了解,今天在这里不作该产品的探讨,主要分析下目前公交免费Wi-Fi的运作模式,我想这个可能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内容。
目前车载Wi-Fi、公交免费Wi-Fi的运作模式大概两种,一种是电信运营商亲自上阵直接和公交公司合作,一种则是由有运营经验的企业搭建免费Wi-Fi平台。
第一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城市是北京,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和北京公交集团合作,预备覆盖10000台公交车,全部采用4G标准。用户只需要搜索到指定的Wi-Fi进行验证之后即可使用,对上网浏览的内容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不过这个听起来很美好的事情,却在用户实际使用的时候遭遇了两个问题:
1)联通和电信的用户无法通过验证;
2)每个月你只有20个小时的免费时间。
从这两个问题上可以看出,这种提供Wi-Fi的做法只是电信运营商的另一个“套餐产品”,意图是抢占更多的用户份额,而所谓的“免费”只是一套“试用装”。另外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公交、地铁上的免费Wi-Fi会和运营商的主营流量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用户都会选择免费,或多或少会冲减原有的付费流量使用。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缺乏内部驱动力的情况,造成了电信运营商亲自上阵打造公交Wi-Fi的建设显得有些停滞不前。
第二种模式在很多城市都有不同的尝试,但是此前一直局限在单个或者部分城市,真正把运作模型搭建得清楚明白的范例,可以以深圳宏电日前公布的计划为代表。从计划中可以清楚看出,这种第三方平台的运作模式和前一种不同,它的确完全免费,不存在任何时间和流量的限制。同时它会给用户提供一个能够保障信息安全的浏览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查看资讯,各个不同城市推出的平台内容均有不同,但是核心结构基本一致,都是新闻+视频+游戏+本地服务的拼盘呈现,配菜可能有不同,但主菜基本跑不掉。当然在这个平台之外,用户也可以自由浏览外网。
这种免费提供+内容限定的方式,很容易让人想起目前已经占据公交系统信息传播主流的车载电视。也许正是这种类似,让深圳宏电敏锐察觉到可趁之机。日前深圳宏电与公交运营商签订合作,即将在全国范围铺开公交Wi-Fi系统。
其实比较两种不同的车载Wi-Fi、公交免费Wi-Fi模式,后者对提供商的要求更加严苛。前者毕竟只是卖工具,用户计较无非好不好用、稳不稳定。后者却更像是给用户提供一份精神食品,免费这个噱头只能让用户来吃第一次,“好再来”挑战的却是内容的品质。因此在第二类公交免费Wi-Fi平台方面,应该说是最值得期待的。
说到底,在公交这种封闭的环境当中,很容易激发用户的“无聊”状态,免费的资讯获取入口,掺杂一些在数量和规模上可以接受的商业信息,搭配起来并不那么令人反感。经济条件允许的乘客,自然还是可以使用自己的3G/4G移动网络自由畅游,但是车载Wi-Fi、公交免费Wi-Fi的解决方案,却能够对那些流量套餐有限、却也不愿为此支付更多费用的乘客起到招揽作用,毕竟在使用公共交通的用户群众,没有Wi-Fi就打死不用手机上网的可是大有人在。
其实公共交通的资讯供应这块蛋糕存在已有时日,只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手一部智能机,传统的车载电视和平面广告都已经开始逐渐走弱,于是这块蛋糕出现了新的切法。车载媒体有着移动电视的运营基础的,现在能够抓住机遇在媒体的基础上注入互联网的基因,不能不说是市场大势所趋的选择。真正的考验,还在蛋糕切完之后,谁能用蛋糕的内容和服务等“口味”说服用户,谁才是最后的赢家。